楊東旭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給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鄧小平說過:“辦好黨校,培養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設”。在這種形勢下,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要陣地,更應該全面推進黨校職工教育,以“互聯網+”為主創新發展,將信息化建設與干部教育培訓相互結合,一步發揮先鋒模范的領導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思想;黨校;互聯網+
引言:
當今社會是思想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人們慢慢接觸著新的事物,思想也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如若教育不跟進時代的變遷,很容易落后,無法與人們產生共鳴。面對著互聯網的時代如何把培訓教育與之相結合,進行更新換代的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應該按部就班地去系統化落實黨校教育干部教育的培訓工作,根據每個地方不同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去制定相關的措施。針對新形勢下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需求,如何有機結合“互聯網+”來方便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從而達到轉變干部培訓方式和干部思想方式的結果,使黨校與時俱進,可以信息化、科學化、系統化的培訓新一代的干部成員。
一、黨校文化教育的趨勢
毛澤東指出,“我們辦黨校,就是要使我們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論水平提高一步,使我們黨更加統一”[1]。面對多元、多變的社會環境,黨校要有能力去堅定不移的帶動黨校職工面對,迎接這新的挑戰,發揚黨校的引領作用,培養新一批的年輕動力。
現如今,黨校教育有"邊緣化"的趨勢,黨校文化建設,更應該用思想武裝全黨,用新媒體推進黨校建設的發展。把握好當今的大數據、互聯網、以及其他熱點領域,從人民關注的熱點去發現里面可用的內容,運用到我們的黨校教育之中,使黨校培訓具有新穎的氣息,貼切民眾和生活,緊跟時代的步伐。這樣對于職工的培訓教育也是一種改善,是教育培訓變得民眾化、時代化。
二、黨校文化活動的組建
文化活動可以吸引參與者的注意、調動參與動力,使氣氛活躍且更容易引進思想教育。這樣可以使我們的黨校文化更加錦上添花,也擴展了黨校文化的發展領域,從而進一步發揚黨性建設。不僅給黨校職工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也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輕人加入黨校之中,傳承黨校文化教育。“黨校姓黨'這個根本原則就是讓我們不管是行動上還是思想上都應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文化活動和思想活動,讓黨校工作人員以此為榮,以身作則的去履行[2]。由此看來,黨校教育是如此之重,黨校干部更是黨校執行力的核心。因而建設黨校文化活動迫在眉睫,以黨校干部為主,進行更有活力、更實際的培訓工作,使職工在放松的情況下傳播了黨校的思想也延續了黨校的建設是我們現階段的主要措施。
三、黨校干部培訓工作的實際措施
首先,要明確的是黨校建設是以“黨校姓黨”為準的,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培訓的目的,以職工需求為主要的基準。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其中;以現代化的培訓方式,以網絡化的教育方式,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以源于民,又利于民的培訓理念,把黨校干部培訓工作做到與新時期媒介相結合,發展成與時代相適應的一流機構和理論研究基地。其次,黨校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需要嘗試探索干部培訓機制的新路徑。因此根據國內外發展形勢,總結出符合科學教育培訓的新思想[3]。
(一)開放教育模式,豐富黨校建設
以“互聯網+”為準,進行開放式教學,運用互聯網進行網絡教學、網上討論、網上團建采集等等,讓網絡時代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跟進大眾的關注熱點,時刻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不要固化局限于教室的空間,也要走出教師,走出局限,讓新的教育思想在我們的不斷探索下完善。
(二)增強團隊意識,優化完善教學結構
組織黨校各個部門的干部進行團建活動,增強彼此的合作、協調能力,提高默契度,使黨校工作更加快捷化、優越化,也讓黨校職工之間增強了團隊意識,更好的給新一批的職工帶頭,這樣讓培訓工作也變得靈動起來。
(三)進行實訓教學,創新縣級黨校教學方式
倡導“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教學質量,不可夸大其詞,脫離教學軌道。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基準,用引導的方式,激發職工在本思想上的理解與看法,并充分發揮他們思想的創新,需要其實訓的教學不可草草了事,應帶領職工實地考察,貼切民意,曉知民情。充分落實教學中必需的事項,嚴謹教學只可多教多練多做,不可少。
(四)發展共享意識,確定黨校調研方向
共享經濟是當今發展的新思想,也是節約資源,節省消耗的綠色經濟[4]。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器、共享圖書館等共享模式的不斷推出,共享思想已經悄然深入我們生活之中,并且銷路廣泛。共享理念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黨校也應該抓住機遇,強化共享理念,以此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把發揚共享經濟,作為一個探究的方向,嘗試以共享經濟帶動職工培訓,明確黨校定位發展的教育方向,開展更加有意義的調研課題。這樣不管是黨校的實際建設還是黨校的職工教育上都有了很大的儉約。運用到調研活動上,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共享理念,并帶動著參與進來。
四、結束語
堅持綠色發展戰略,營造黨校清正、職工清廉、教育清明的新局勢。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的去推進黨校辦學體制并進行黨校職工的改革建設。堅持從本質出發,腳踏實地地去整合縣級干部教育的培訓資源,進一步加強黨校干部培訓工作是適應經濟新常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新時期新氣象,我們要穩扎穩打地走好每一步,迎頭趕上時代的思潮,做好黨建的領頭人。
參考文獻:
[1]晁岳玉.新時期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的路徑[J].管理觀察,2017 (13):96-97.
[2]鄭博文."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J].科技傳播,2018 (3).
[3]秦安國.科學構建黨員教育培訓長效化機制[J].青年時代,2017 (6):46.
[4]張影強.共享經濟發展與展望[C]//中國經濟分析與展望(2017~201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