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瓷釉下彩藝術出現于清末的醴陵,景德鎮釉下五彩以傳統花鳥畫為裝飾,形成了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藝術。本文以景德鎮釉下五彩的發展概況為研究背景 ,繼承借鑒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運用文獻分析、美學研究、圖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吸收當代新思想與觀點,探求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釉下五彩瓷;傳統花鳥畫;裝飾
一、引言
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至今日呈現出多種流派,每種流派風格多種多樣但又相互兼容。景德鎮釉下五彩瓷成型于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相較傳統陶瓷藝術景德鎮釉下五彩藝術時間較短,在聰明勤勞的中國人民的努力推動下也是人才輩出,短短百年間融入中國傳統花鳥繪畫裝飾的景德鎮釉下五彩藝術已然是當代景德鎮陶瓷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釉下五彩瓷源流
釉下五彩瓷出現于清代末期民國初期的醴陵,醴陵在清朝康熙時期隸屬湖南長寶道長沙府,在民國1912年隸屬湖南湘江道,在當今湖南省東部近江西的醴陵。醴陵有東西向河流穿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合糧食生長也是制作瓷器的好地方。
清末1906年光緒時期,在湖南醴陵熊希齡聘請了一批景德鎮的陶瓷師傅和日本技師辦起了湖南瓷業學堂,隨后創辦了湖南瓷業公司,燒制成功釉下五彩瓷器創新了千年來單一釉下彩瓷,使釉下彩瓷器開啟了新時代。釉下彩瓷的裝飾藝術也得到了發展,具有美學和人文雙重價值,深受大眾的喜愛。
三、傳統花鳥畫與景德鎮釉下五彩瓷
(一)中國傳統花鳥畫
中國傳統花鳥畫在創作內容上是描繪生活中的動物植物,可以細分為花卉、蔬菜、水果、草蟲、翎毛等內容豐富多樣。花鳥畫往往能體現繪畫者的審美情趣與生活意趣,具有強烈的抒情性與共情性,能夠直接抒發藝術家思想感情間接的體現社會生活、時代精神等。
(二)傳統花鳥畫與景德鎮釉下五彩瓷的聯系
景德鎮釉下彩瓷的制作工藝是指在已經成型的素瓷胚上施加各種顏色的彩料,用釉汁澆罩,再放入爐中以高溫燒制,使得色彩位于釉層之下緊覆于素瓷胎表面的裝飾技法。釉下五彩瓷面色彩明度高、飽和度低,釉色水潤柔和,有這樣獨特效果的原因是其染料由復合色料組成,由著色金屬和無色氧化物組成,這樣的組合在提高了明度的基礎上還大大降低了飽和度,巧妙地避免艷俗效果,這一特點傳遞出的藝術思想感情與中國傳統繪畫不謀而合,二者皆注重意境、情趣,花鳥畫的平淡生活趣味通過釉下彩技術與文人審美志向和大眾的生活意趣完美結合現。就算是紅花綠草這樣紅綠色相配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對比,能夠輕易表現出雅致和諧的藝術效果。傳統花鳥畫與景德鎮釉下五彩瓷的結合不僅賦予釉下五彩瓷獨特意趣的瓷面裝飾還使花鳥畫技法得到新的傳承,將花鳥畫以新的載體呈現于大眾面前。
四、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藝術運用
(一)民族情懷
在西洋文化的潮流下釉下五彩瓷的瓷面裝飾上不免受國外藝術的影響,不夠貼近我們中國人民的生活,而花鳥畫流傳至今因其獨特的意蘊趣味和日常生活中動植物的選材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這一特點也被優秀的陶瓷藝術家看到并努力改變,例如,陳先水藝術家憑借對中國傳統繪畫意境的理解力求加強景德鎮釉下五彩瓷面裝飾的民族性。
當代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藝術能夠展現出獨特的民族性與藝術性是長期以來優秀陶瓷藝術家不斷努力追求的結果。這些花鳥瓷畫的題材都源自大眾生活中可接觸到的動植物,蘊含著自古以來人民喜愛的吉祥寓意和人文關懷。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有著濃郁的生活趣味和民族情懷,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
(二)色彩運用
釉下五彩花鳥瓷畫由于色料里有無色氧化物致使瓷面顏色干凈明快,清新大方,花鳥的題材更是貼近生活,充滿生活趣味。在設計瓷面裝飾時力求設色雅致、不艷俗。在設計瓷面裝飾色彩時不要過分追求畫面顏色對比,要以釉下五彩色料特點為基礎,不使用過于濃重、艷麗的顏色來表現。在處理瓷面色彩層次時要有創新的意識,對于不同的作品要有主觀意識去區分色彩層次,不能按照程式化的方式去上色,這樣的作品才能達到釉下五彩瓷的獨特魅力,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五、小結
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凝結了歷代陶瓷藝術家的智慧與汗水,每一件瓷器代表著陶藝人的審美取向,也反映了各個時代的文化內涵,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不僅有著傳統陶瓷藝術的工藝價值還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釉下五彩瓷表面光滑,質地如玉,釉下五彩花鳥瓷畫,有著國畫的意蘊又不缺生活趣味,給欣賞者帶來審美上的享受。當今社會越來越注重文化產業,以國畫花鳥畫為裝飾的釉下五彩瓷應受到陶瓷藝術家們的重視,探索國畫的本質及現代藝術所帶來的新的觀念與表現手法,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把景德鎮釉下五彩花鳥瓷畫藝術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孫潔.現今中國花鳥畫在高校中的教學現狀與改革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1):69.
[2]鄧文科.鄧文科·陶瓷作品欣賞[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3,47(11):2+1.
基金項目:江蘇師范大學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編號:2019XKT328。
作者簡介:張國陽(1996.02-),女,漢族,籍貫江蘇連云港,碩士學位,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