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短視頻領域內的影評解說發(fā)展迅速,人們通過解構劇情,構建起了以語言風格、構成要素和審美引導的“戲謔化”為特征的電影評論風格。下文表達了對影評“戲謔化”現象未來的發(fā)展期望。
關鍵詞:短視頻;電影評論;戲謔化
隨著互聯(lián)網日新月異的快速發(fā)展,短視頻以其小、快、短的特點迅速席卷新媒體平臺。同時,電影作為一門現代藝術,因其具有覆蓋式傳播的優(yōu)勢,網友們開始解構其敘事方式,抽取其重要的故事核,通過短視頻傳播的方式,構建了戲謔化的電影評論風格。
一、“戲”說電影:短視頻領域下的電影解說特征
短視頻下的影評屬于一種非嚴肅的、戲謔式的二次加工,創(chuàng)作者通過夸張的音調,更通俗的方言和簡單的劇情梳理創(chuàng)建了一種碎片式的觀影方式。短視頻的流量和電影的傳播廣度相結合,相輔相成優(yōu)勢疊加,往往為彼此都帶來積極的收益。但是這種帶有明顯結構性,娛樂性的影評解讀又通過“去蔽”的方式,將電影本體外的戲謔文化發(fā)展到高潮。
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經常為了吸引眼光而對電影本身傳達的含義進行夸張表達,像曾經憑借“x分鐘講電影系列”的谷阿莫,以一口辨識度極高的純正臺灣腔爆紅網絡。包括后續(xù)的劉嗶電影,阿斗講電影等,都為了增加短視頻中的搞笑元素而不同程度地對解說電影內容進行加工。可以說整個短視頻領域的解說電影呈現了一種“戲謔化”。首先是語言風格上的戲謔化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系統(tǒng)上用方言來縮減跟受眾距離,二是善用“金句”“毒舌”吐槽來構建語言。谷阿莫就是憑借其精悍的吐槽,塑造了極具特色的個人風格。其次是構成要素上的戲謔化,網絡影評與短視頻相結合,通過聲音、畫面、文字甚至受眾互動等多種要素,感染力更為強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審美引導上的戲謔化,解說電影不免帶有其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想法輸出,而影評人本身主觀的審美意識和價值體系,會影響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判標準。
二、短視頻下的影評解說未來發(fā)展展望
(一)內容上將“戲謔”專業(yè)化
短視頻社交應用平臺作為電影解說的“新陣地”,時間并不長,但它所凸顯出來的宣傳潛力已經無法讓人忽視[2]。影視類的解說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相對較低的門檻和輕松的形式引誘著越開越多人開始進行這項工作,戲謔的程度越來越高,其解說深度卻隨之遞減,受眾對于這種千篇一律的吐槽也越來越麻木,專業(yè)化解讀將成為短視頻類網絡影評的發(fā)展方向,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僅僅通過插科打諢的方式來表達對事物的看法和態(tài)度,如影評人“發(fā)條張”的節(jié)目《電影最TOP》,在講解一部電影的同時,“發(fā)條張”會從視聽,電影理論,電影美學等多方面電影知識進行補充,以有趣、有態(tài)度、有觀點著稱。當然,如果要透徹的去將一部電影剖析解構,其花費的時長必然超過了短視頻的體量,如何將一部電影凝重的內核精簡壓縮到有限的時長也是現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戲謔式”影評與專業(yè)化并不沖突,甚至可以說戲謔做到高級,將能帶來一種更為沉重的反思。將戲謔“專業(yè)化”需要影評人在網絡中提高自己在電影審美、電影理解和解讀上的專業(yè)性。只有輸出高質量的觀點才能更好地構建高質量的受眾群體,這對于深度的思考和觀點的交織碰撞,對于觀眾在魚龍混雜的內容中如何做出選擇來說都大有獲益。
(二)創(chuàng)作上將將“戲謔”獨特化
越來越多的影視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在行業(yè)初期相互模仿語言風格,隨意搬運影評作為自己解說的文本,這種亂象是因為在短視頻領域的解說者競相去模仿“戲謔”的外在文本,卻并沒有去認識到“戲謔”的本質。受眾經常看過一部解說后沒有印象,甚至會跑去另一個影視解說下面質疑為什么同一部解說要發(fā)兩遍。同質化嚴重導致許多影視解說留下的標簽都是固定相同的,受眾腦海里只能將其進行簡單歸類出它們的共性,卻并沒有鮮明的個性記憶。在短視頻的浪潮下這類同質化的解說也是最容易流失受眾,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才能從普羅大眾中脫穎而出,而獨特化正是短視頻領域內的影評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從表達方式,視覺呈現方式,語言方式,內容選擇等多方面入手,對電影細分闡述,在“戲謔”的語境下,將創(chuàng)作者獨特的內容表現出來。例如從劇作出發(fā),就按照五幕劇的開端、糾葛、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為節(jié)點,通過截取節(jié)點的敘事內容,從而學會如果去用攝影機講述影視故事。或者按照類型解說,恐怖類、科幻類電影是這方面的熱門選擇。只要深入挖掘一個層面的意義,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風格,就能形成核心的競爭力。
三、結語
面對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后現代語境下人們普遍愿意做一個無思者,順從市場的邏輯在大數據中被牽著走。但作為影視解說的創(chuàng)作者,短視頻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種“戲謔化”的風格,它始于個體對抗權威,創(chuàng)作者應該賦有一種社會責任感,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引領短視頻領域內的影評解說向專業(yè)化,獨特化的方向前行。
參考文獻:
[1]田長樂.短視頻社交應用在電影營銷中的優(yōu)勢與困境[J].當代電影,2019(04):115-118.
[2]王林蕃.社交網絡文化視角下視頻類網絡影評的戲謔化現象解讀[J].當代電影,2019(04):118-122.
作者簡介:李哲文,四川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