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韜
摘要: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國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能夠支持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人口普查,我們可以掌握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最新情況,摸清人力資源結構最新信息,有助準確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人口普查獲得的國情國力信息將廣泛運用于完善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等政策,為優化教育、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以及城鄉道路建設等方方面面提供重要基礎數據和參考依據。2020年,我國將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涉及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為國家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統計信息支撐。
關鍵詞:人口普查;宣傳手段
人口普查是和平時期最大社會動員,做好人口普查宣傳工作,引導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如實申報普查項目,對于普查工作順利實施意義重大。開展普查宣傳,要強化組織領導,突出普查各階段宣傳重點,充分發揮報刊、電視、互聯網等不同類型媒體作用,靈活運用宣傳欄、短信、微信、視頻等多平臺宣傳手段,積極開展宣傳月、普查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多樣式宣傳活動,為人口普查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一、人口普查的宣傳對象
人口普查的宣傳對象主要包括:黨政領導,使其充分認識到開展普查對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部門,使其認識到人口普查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密切配合普查機構做好工作;普查機構和普查員,使其做到堅持實事求是,依法開展普查;廣大普查對象,使其積極支持配合,如實主動申報。宣傳內容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重在參與。強調參與普查是公民義務,依法普查保護個人隱私,打消普查對象顧慮,提升參與度。二是區分人群。針對年齡、職業等不同群體找準宣傳渠道,確保信息有效送達。針對人群推送內容,有側重地介紹普查意義、法律保護和參與價值,提升宣傳效果。三是充分動員。動員各級政府、不同新聞媒體,發揮互聯網、電信、教育等行業力量,加強聯合聯動,提高宣傳層次和影響力。四是把握節點。抓住入戶登記前一個月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宣傳,掀起宣傳高潮,做好“臨戰”動員。
二、做好人口普查宣傳工作
做好人口普查宣傳工作,首先就要充分認識人口問題以及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意義。人口問題始終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人口普查是在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節點、人口發展進入重要轉折期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意義十分重大。一是有利于摸清人口家底,助力新時代湖北理體系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步伐正在加快,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數據是生產要素的新觀念,需要提供更加準確完整的數據作為政策支撐。人口是最基本的國情省情,是國家和省域治理的根本前提和基礎。通過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人口數量、結構、分布、住房等方面新情況,既是制定和完善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的基礎,也為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鎮住房供給、城鄉道路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有力促進治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及時查清人口總量、結構和分布基本省情,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等狀況,更加深刻地揭示各類生產要素、經濟內生動力等變化,充分發揮人口因素在投資項目和生產力布局、城鄉區域布局、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決策中的基礎性作用,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三是有利于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以湖北省為例,自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來,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發生了顯著改變,人口總規模增長慣性減弱,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開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長、勞動力供給、流動人口變化情況,摸清老年人口規模,有助于準確分析判斷未來全省人口形勢,準確把握人口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特征和新趨勢,深刻認識這些變化對人口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對于進一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調整完善生育和各項服務保障政策,推動人口結構優化,促進人口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四是有利于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不斷強化統計監督職能作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承上啟下之年,查清這一時點的人口數據,對于確定“十四五”時期人口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有重要影響。通過人口普查數據,全面客觀反映人口現狀、發展變化及存在的潛在風險隱患,深入分析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關系,科學研判經濟社會運行狀況,推動構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體制,對構建科學有效的統計監測評價體系,改善和完善宏觀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人口普查是一項系統工程,宣傳動員是打消普查對象顧慮,增進普查認知,提高普查配合度的重要手段。普查宣傳時間跨度長、受眾范圍廣、工作難度大,要實現“家喻戶曉、人人支持”的目標效果,需要對普查宣傳工作進行統籌謀劃。地市級人口普查機構的宣傳工作應圍繞“精準宣傳、有效宣傳”的目標,綜合行政資源、市場專業機構、主流媒體資源,拓展市、區、街、社區四級聯動,分四個階段逐步實施,在人口普查宣傳上做到持續性、風暴式、全面性、滲透式,營造濃厚的普查氛圍。
(一)充分調動行政資源打好宣傳總體戰
通過電視、報紙、手機短信、海報、標語、告知貼等傳統方式,對宣傳對象進行人口普查的“預通知”,發揮傳統媒體優勢預熱升溫。在官方政務網站和報紙、雜志和學習強國平臺以局長訪談和圖文海報形式介紹了人口普查工作情況,在電視臺《新聞聯播》前和其他高收視欄目前后播放人口普查宣傳短片。
人口普查辦公室可聯合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黨政機關單位宣傳人口普查,倡議公職人員“人口普查,從我做起”,鼓勵以自主申報方式參與普查。在開展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工作中,瞄準時機,精準切入,將人口普查工作納入黨員下沉社區領辦任務中,鼓勵機關企事業干部主動認領,深入居民宣傳普查。同時,發動市交通運輸局、公交集團、地鐵集團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門,在全市范圍的公交候車廳、出租車飛字、地鐵、機場、客運站等投放公益廣告。
還可結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場景、元素設計制作了富有一方特色的系列宣傳海報和短視頻,分發至街道、社區和市直機關廣泛運用,有效增進廣大市民對人口普查工作的了解支持,使得群眾早了解、社會早知曉。各區人口普查機構則側重在毛細血管的宣傳滲透上,在街道及社區懸掛標語、張貼海報和告示等進行預熱,在視覺上和行為上與全市形成統一步調,交叉宣傳,提高宣傳入戶效果。
(二)發揮專業機構作用進行市場化運作確保宣傳全覆蓋
探索政府采購宣傳服務外包模式,通過政府采購聘請專業傳媒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發揮覆蓋型媒體優勢達到“擴散滲透”的效果。在大型商圈LED顯示屏,主要公交線路、熱點樓宇電梯媒體、小區快遞柜、小區道閘廣告上不間斷地滾動播放普查宣傳標語、圖片或者小視頻,利用覆蓋型媒體的持續性、擴散性和滲透性特點,讓普查宣傳主動出現在居家出行的市民眼中,逐漸走入市民心里,為提高普查對象的配合度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開發挖掘線上新媒體優勢,將《人口普查知多少》系列動畫視頻,在兩微一端、抖音、斗魚直播等網絡平臺同步推廣,鎖定重點人群及流動人口普及人口普查知識,拓寬線上推廣渠道,加大新媒體運用,提高普查宣傳動員的強度和密度,確保宣傳全方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三)市、區、街、社區四級聯動掀起普查宣傳新高潮
各級普查機構掛圖作戰,按照普查宣傳作戰圖的統一部署,市區街社區加強聯動,疊加宣傳效果顯著。各區普查機構發動街道、社區力量,利用橫幅、LED屏、致居民的一封信、宣傳折頁、小喇叭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格局,并在此基礎上靈活創新宣傳手段,特色宣傳亮點紛呈,將人普宣傳不斷推向高潮。
例如,緊扣熱點話題乘風破浪,向推送精簡式、活潑式的微信宣傳文章《乘風破浪的繪圖人》《用腳步丈量建筑》,廣泛生動宣傳區、街道人普辦在防疫防汛同時,做好繪圖工作的奮斗片段;將人普宣傳融入百姓喜聞樂見的居民活動中,選取集聚煙火氣的素材,制作了有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生活的普查宣傳片;組織街道消防車和治安車開展走街串巷“小喇叭”宣傳,營造氛圍;組織街道、社區將人口普查和文明創建、衛生創城等工作巧妙融合,同步宣傳,融通社區“毛細血管”;邀請高校教授,錄制了《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與數據價值》課程,組織各部門、街道的全體干部和工作人員集中收看學習,并作為市區委網上黨校、公務員網上培訓學時,納入年終考核。要立足于人口普查的工作實際,認真梳理查找普查工作中最需要宣傳部門助力的環節與內容,高效、聚焦開展宣傳工作。向新聞媒體提供素材時要科學、嚴謹,為新聞媒體安排采訪報道時要細致、周到。對于宣傳工作中的風險點,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科學判斷形勢,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置能力。要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聯系。
保持常態化和覆蓋性宣傳的同時,把握普查進度重要節點,結合“統計開放日”活動,開展“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主題系列活動;針對登記階段普查對象擔心泄露隱私等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權威電視臺和廣播臺以新聞報道、案例解讀等形式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消除思想顧慮,提高配合普查的自覺性;在紙媒上推出重頭文章、重頭報道,進一步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還可在國慶等普天同慶的節假日期間,在城市燈光秀播映人口普查光影動畫,播放人口普查口號,抓住入戶登記前一個月的關鍵節點,全面發起總攻,爭取社會公眾所看、所聽、所談皆是人口普查。
三、結束語
做好宣傳工作,既是為了保障人口普查圓滿完成,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各級普查機構加強組織動員,不斷提高宣傳工作的層次和影響力,方可助力人口普查和各項統計工作順利開展。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務必增強緊迫感與責任感,牢牢把握住宣傳的主動權,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加大力度,突出效果,共同提高人口普查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