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童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及藝術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軟材料在藝術創作中的使用價值顯著提升,需要充分了解軟材料具有的特性,結合實際需求對其進行合理運用,從而提高藝術創作的水平,使創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達。為充分發揮軟材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運用價值,本文就從軟材料的物質特性、軟材料的精神性表達、軟材料的情感呈現、被觀念化的軟材料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軟材料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方法,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藝術創作;軟材料;運用方法
軟材料是藝術創作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其本身體現出質地輕柔、溫和等特點,比如紙質、面粉、土、棉麻布匹、纖維類、化纖類軟質材料等等,可以選擇不同的創作手法將其制作成各色各樣的空間藝術作品,從而給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受,且能夠與創作者產生共鳴,充分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雖然我國藝術創作中軟材料的運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某些方面依舊存在一定不足,這就需要加強對這一方面的研究,便于提高創作者對軟材料的運用能力,實現推動藝術創作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一、當代藝術創作中軟材料的涵蓋及思考
在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軟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使得軟材料的界定存在較大的難度,這就必須要從人類的日常生活方面著手,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軟材料劃分為面形、線形、現成品、任意形等等。其中面形的軟材料包括了棉布、毛毯、絲綢、薄膜塑料等等;線形的軟材料包括了纖維、絲線、棉毛線、植物莖葉、橡皮筋等等;現成品的軟材料包括了布娃娃、鞋襪、帽子、衣服、書本等等;任意形的軟材料包括了羊毛、纖維、泡棉、海綿、棉花、人工合成的軟質材料等等。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創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軟材料具有的“軟”這一特性,但是也要認識到“軟”并非是軟材料獨有的特性。從情感層面來講,某些軟材料能夠給人帶來恐怖、無力、溫馨的感受,與人的情感相呼應,使得軟材料在藝術創作中具有良好的運用價值。從精神層面來講,通過軟材料能夠將太極陰陽的精神呈現出來,這也是軟材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常用的運用方式。從思想層面來講,軟材料不僅是一種物質材料,還能夠成為各種各樣的象征性符號,通過作品表現出藝術創作者的思想觀念。總之,軟材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運用比較廣泛,能夠起到不同的作用,其運用的方式、創作的理念方法及規律也各不相同。
二、當代藝術創作中運用軟材料的理念方法及規律
(一)物質特性
與硬材料相比,軟材料的物質特性體現在“軟”這一方面,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出現形狀上的變化,使得軟材料被廣泛應用到藝術創作中,可以起到硬材料無法實現的獨特作用。比如在進行中國傳統繪畫的時候,創作者普遍都是選擇軟性的毛筆、水墨、宣紙、礦物顏料等等,但是這些材料的物質特性也帶來了一些限制,必須要控制好繪畫過程的力度,避免出現因使用蠻力破壞畫面的情況。同時,在采用軟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需要按照由內向外不斷延伸的方法,用心感悟質變的轉換,使其能夠出現微妙的色調深淺變化。從當代藝術創作這一方面來講,軟材料是進行藝術創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作品本身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無論是繪畫,或是立體的軟雕塑,都能夠展現出實驗性的力量。例如李紅波的《教具》就是以軟材料創作出來的紙雕作品,這些作品表面看是比較堅硬的,但是在這些作品受到作用力的時候就會出現形狀上的變化,且十分柔軟,這主要是因為紙張本身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能夠賦予作品獨特的物理特性[1]。
(二)精神性表達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可以借助軟材料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精神進行表達,實現不同觀念的有效結合,進而促進觀眾的深入思考。比如在我國傳統剪紙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可以利用軟材料將太極陰陽的思想表達出來,也可以通過中國傳統繪畫將這一哲學思想充分體現出來。隨著當代藝術觀念與傳統文化精神的有效結合,皮影、剪紙、水等各種軟材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體現出更高的價值。在剪紙的藝術創作中,可以在紙張上進行花紋剪刻處理,通過掏空的紙型來展現陰的一面,通過花樣的紙型來展現陽的一面,實現陰陽形態的藝術表現。例如呂勝中的《小紅人》就是對剪紙“招魂娃娃”進行轉化后的創新型作品,實現了當代語境下剪紙的語言轉換。總之,與硬材料相比,皮影、剪紙等軟材料能夠起到精神性象征的效果,能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更多機會,實現對傳統技藝的當代轉換。
(三)情感呈現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創作者可以借助軟材料來進行情感呈現,比如在史密爾德的“云”系列作品中,對室內的光線、濕度、溫度進行控制,使其能夠符合藝術創作的要求,之后采用噴霧劑向空中噴霧的方法,使空中能夠形成一朵云,而云出現的時間較短,但是能夠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同時,結合藝術創作的需求對不同的軟材料進行選擇,可以將不同的情感呈現出來,比如暖光能夠帶來溫暖的感受,羊毛能夠帶來柔軟、溫馨的感受。通過軟材料將藝術家的創作情緒展現出來,通過作品與觀眾產生共鳴,使觀眾能夠充分理解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比如麥克·凱利用大量的舊娃娃構建出一個讓人憐憫的童年場景,能夠在改變軟材料造型的基礎上,將創作者的情感與軟材料本身立場的對比和反差體現出來,實現對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情感狀態的完美呈現。
(四)被觀念化的軟材料
在藝術語境下,可以將各種各樣的觀念賦予軟材料,在保證觀眾能夠充分了解作品附帶的信息的同時,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創作者選擇觀念化后的軟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其本身就是軟材料代表的觀念與創作者思想的融合,該作品包含的思想是藝術創作加工的過程,也可能是藝術創作加工的結果,還可以是觀眾接觸作品后的思考。藝術家黃永砯將《中國繪畫史》《現代繪畫簡史》放入洗衣機進行攪拌,使其成為不分彼此的紙漿,比喻“東西方繪畫”的結合,展現出創作者對不同文化對抗的思考。又比如莫瑞吉奧·卡特蘭采用獨特的方法將香蕉粘貼在墻上,將某種特殊的意義賦予香蕉,這本身就是對軟材料的觀念化,與藝術家杜尚的《泉》起到了同樣的效果[2]。
三、當代藝術創作中軟材料的運用方式
(一)物理層面的運用
將軟材料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中,可以從軟材料的物質特性這一方面下手,無論是紙張、書籍,或是棉花、泡棉等等,這些軟材料都體現出較強的可塑性和柔軟性,能夠利用這些材料的柔軟性進行藝術創作,實現表達創作者思想及情感的目的。具體來講,可以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同時選用棉花和紅磚,使棉花的軟與紅磚的硬能夠起到良好的對比效果,以便創作者能夠對自身的思想及情感進行表達。正是因為紙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及柔軟性,可以將其加工處理成紙漿進行藝術創作,為創作者表達思想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精神層面的運用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軟材料進行精神性的表達,可以將棉花制作成燃燒中的火焰,將棉花制作成具有束縛能力的金箍,可以將其制作成凳子下的支撐腿,甚至可以將其制成作品中的“紅磚”,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柔克剛”的精神呈現出來。同時,創作者還可以利用紙漿流淌的造型將陰陽平衡的精神呈現出來,使軟材料具有的精神表達功能得以充分發揮[3]。
(三)情感層面的運用
藝術創作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創作者可以利用軟材料將自身的生活情感表達出來,使制作出來的作品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從而起到情感傳遞的作用。比如紙張展現出來的形象、棉花泡棉展現出來的形象,或是紙巾、充電器、蠟燭、耳機等等,這些軟材料都能夠對創作者的真實情感進行表達,且能夠通過作品將其傳遞給觀眾,使觀眾能夠與創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是對創作者表達出來的情感產生否定的意識。
(四)思想層面的運用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可以將軟材料的軟的形象轉化為硬的形象,且還能夠與其他軟材料進行結合,使其能夠成為一種新的造型。比如對泡棉進行藝術創作加工,使其能夠成為作品中的“紅磚”,還可以與棉花進行結合運用,在產生新造型的同時,兩者融為一體。通過作品中的“紅磚”能夠表現出生活中的堅強,通過棉花能夠表現出生活中的柔軟。總之,將軟材料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中,可以通過作品將創作者的觀念傳遞給觀眾,并促進觀眾對其產生進一步的思考[4]。
四、結語
綜上所述,軟材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體現出較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將創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現出來,實現創作者與觀眾的情感及思想上的溝通。為充分發揮軟材料在藝術創作中的價值,需要遵從創作者的所思所想,采用合理的創作手段及全新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使軟材料在傳遞情感、思想、精神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秦岡.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軟裝飾材料的運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27):96-97.
[2]顏明峰.軟裝飾材料在室內環境設計的藝術價值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9,28(03):104-108.
[3]張彩鳳.纖維材料軟雕塑藝術初探[J].染整技術,2019,41(04):23-25.
[4]徐瑞萍,聶毅.軟裝飾材料在茶樓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策略[J].福建茶葉,2018,40(1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