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緩
摘要:民間傳統游戲是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的一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可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許多高級電子玩具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那些曾經給幾代人帶來無數歡樂的傳統民間游戲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縱觀當前的幼教界,都已經認識到傳統游戲的深遠價值,將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已成為當前幼教工作者關注的話題。跳皮筋活動是眾多民間傳統游戲中的一種,它具備了隨意性、簡便性、趣味性、地方性、安全性等特點,它不僅能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還能開發幼兒智力,極大地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智力發展等一些良好的品質。
關鍵詞:傳統民間游戲;跳皮筋;發展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也指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等各領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的教育建議就提到了:“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幼兒每天的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要為幼兒創設安全的生活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這也符合《指南》說明中指出的“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而我們的現狀確是出于安全或者是學習知識等各種因素的考慮,很多孩子們每天的戶外游戲時間被剝奪,孩子們的身體素質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而且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許多電子產品走進了幼兒的生活,現在很多年輕家長也都成為了“低頭一足”。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積極參與民間傳統活動和喜愛傳統民間游戲,還給孩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快樂童年!
跳皮筋活動是眾多民間傳統游戲中的一種,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于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跳皮筋它具備了隨意性、簡便性、趣味性、地方性、安全性等特點,它不僅能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還能開發幼兒智力,極大地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智力發展等一些良好的品質。
一、皮筋活動中的幼兒身體發展
德國奧古斯堡大學一位教授認為:如果在童年缺乏運動刺激,那么他將會對運動持消極態度,而且對運動既然沒有熱情亦無技能。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孩子沉溺于電視、電腦之中,兒童游戲和運動的時間大大縮減甚至是沒有。幼兒時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些活動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成熟發展,鍛煉他們平衡、持久、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和運動的技巧。經常跳皮筋不僅能夠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增強腿部和腰部的靈活性,促進骨盆的生長發育,發展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幼兒的彈跳力和平衡能力等,幼兒在蹦跳間,使幼兒身體的各種器官得到活動從而提高自身體質。
二、皮筋活動中的社會性發展
游戲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跳皮筋活動中有合作,而且合作中有竟爭,競爭中又有合作,幼兒在合作與競爭中還要遵守規則,游戲中幼兒三五成群一起游戲,通過互相協調、合作,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并學會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等。另外,在游戲中幼兒還會不斷克服自身缺點,遵守規則,鍛煉自己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以及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三、皮筋活動中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幼兒語言能力是在交往和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語言的訓練并不是只有在語言課上才能進行,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而游戲中的幼兒也是最為放松的,幼兒通過在游戲中進行交流、溝通從而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在跳皮筋活動中首先需要大家共同來制定規則、游戲人數等,幼兒通過這樣的交流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皮筋活動中伴有朗朗上口的童謠,如:“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就開花”、“小皮球,圓又圓,阿姨帶我去上幼兒園,我不哭,我不鬧,阿姨夸我是好寶寶,阿姨的家,我知道,中山大道一百零八號”等等。這些兒歌也都可以幫助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皮筋活動中的科學能力的發展
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探究事物的奧秘,這些不僅激發了幼兒探索的興趣,也讓幼兒通過親身的操作得到經驗。皮筋活動中幼兒通過拉扯、擺弄皮筋從而了解皮筋的特性。
五、皮筋活動中的藝術性的發展
游戲是幼兒感受美、創造美的一種特殊審美活動,跳皮筋活動中,幼兒跟隨著音樂一起跳皮筋,動作要與音樂節拍協調同步,在蹦跳間感受音樂節奏,欣賞音樂的美。蹦跳間的步伐與身體間的協調配合對幼兒舞蹈的身段有一定的幫助。身體間的協調性將會有更大的提高。
法國著名學家蒂索從醫學的角度來評價運動:“運動能代替藥品,但世界上任何藥品都不能取代運動的好處”。而民間傳統游戲跳皮筋是一項集樂趣、健康、環保、安全有意義于一體的活動。能有效豐富當前幼兒園活動的內容。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