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新
摘要: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于日常積累,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很大的自覺意識,和分辨事物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的自覺性不夠。教師應當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名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將好的閱讀習慣帶入日常生活中,從而提高自身素質,遇到難以理解的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而在農村基礎設施并不那么齊全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將名著閱讀帶入課堂,充分講解名著中深奧難懂的部分,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閱讀名著,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閱讀教學;名著
在教學過程中名著閱讀的教學非常重要,名著閱讀對培養學生文化的感知和傳承,提高自身素質和人格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當提高自身閱讀的感知,將名著中積極向上的一面分享于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并解決在閱讀名著中的困惑。在大多數的農村教學中,很多學校圖書館基礎設備并不齊全,有的學校甚至還沒有圖書館的存在,導致學生并沒有條件去閱讀名著。學校的不重視,教師的忽略,資源的欠缺,最后學生沒有條件沒有興趣去閱讀名著。
一、營造適合閱讀的氛圍和環境
在大多數的農村學校中,學校經費短缺,導致很多基礎設施并不齊全,包括對圖書館的投入不夠,社會資源的匱乏,書籍資料的缺少,所以很多學生對于課外名著閱讀并不在意。在初中這個階段,很多學生的知識積累、文化素質、閱讀理解的能力并不夠,看不懂書中過于深奧,或者說過于書面化的用詞用句,導致很多學生對于名著閱讀失去興趣和信心。這時學校需要完善圖書館中的基礎設施,教師需要創造出適合學習的氛圍,引領學生去閱讀名著,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名著的美,提高自身修養。
例如:在名著閱讀中,教師可以將名著閱讀任務列一個清單,并布置下去,告訴學生需要閱讀的內容并將自己不懂的內容做上標記,可以請教教師,也可以自己上網查找答案。教師需要設置一節課,讓學生將自己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告訴教師,讓教師幫忙解決。在閱讀到《紅樓夢》中“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學生不理解,教師可以在課上給學生說明在紅樓夢中“閬苑仙葩,美玉無瑕”代指林黛玉和賈寶玉,詩中之所以要這樣形容是因為他們今生本不該相遇,也預示著他們悲慘的結局。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教育
教師是課堂的重要角色,引領課堂節奏,帶動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非常必要。教師可以從提高教學深度,教學方法上進行改變,將課堂氛圍提升,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感。上課時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可以和學生玩點小游戲,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授課風格也可以改變,如果大家都喜歡聽,大部分學生認為上課是享受,教師既傳播了知識,又讓學生享受了樂趣。我覺得從這個方面入手提高很不錯,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例如:我們在閱讀到《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時,怎么去記住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的本領呢?首先教師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對自己所教的科目要了解,哪些是重點,難點,常考點,都要心中有數,畢竟是要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所以自己要先懂。用幽默風趣的需要去介紹,你們知道宋江嗎?這時有的學生肯定不知道,或者知道一點點,這時就可以說,宋江在《水滸傳》的地位相當于一個黑社會老大,是推動全文發展的人物。這時學生一定會被教師講的內容所吸引,想要去探索關于宋江的更多故事,俗話說“拋磚引玉”就是如此。
三、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
學生不愛看名著,很多情況是因為名著中知識的深奧難懂,超出學生理解的范圍,沒有專門的講解。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文化知識跟不上,字詞句沒有特意的積累,遇到冷僻的字就會打斷他們的閱讀,就會慢慢對閱讀名著失去信心,所以提高學生的日常積累非常重要。在初中這個階段語文課上,老師講解的內容很多,所以要想提高語文成績,首先就要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通過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幫助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積累,幫助他們學習,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我們在學到《三國演義》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三國”的時間,當學生說不知道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三國是從曹丕篡漢公元220年開始,到西晉滅吳公元280年結束,一共六十年之久。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將課堂中的小知識做一個小記錄,幫助學生記憶,也便于他們課后的復習,為了更好的學習可以將課堂中課后積累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按照時事類、社會熱點類、典故類還有歷史人物做一個分類。教師需要告訴學生,日常積累的重要性,日常積累是提升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點。
總結:
很多農村學校由于基礎設施不達標,很多名著資料的匱乏,很多教師對于自身素質定位不夠明確,忽略名著閱讀的重要性,漠視學生日常積累,導致農村名著閱讀教育一直停滯不前。只有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教師具備過硬的業務本領,才能推動農村名著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丁麗娜.初中生于名著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
[2]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