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將會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扎根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大家安心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將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既體現公務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資歷貢獻,又將職級與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掛鉤,是一條與領導職務并行的晉升通道。此舉,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長期以來,許多地方干部的晉升空間都呈“金字塔”式的結構,并且職務高低還直接決定福利待遇高低。特別是一些基層單位由于受體制編制等因素所限,很多優秀干部抬頭就看到“天花板”,在原職級層次上辛辛苦苦工作三年、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盡管群眾首肯、業績突出,不僅職務很難晉升,而且工資、住房、醫療等福利待遇也沒有提高,既有損社會公平正義,也不利于提升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令廣大干部干勁倍增、熱情高漲。
也許有的人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無私奉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本質特征,所以,中國共產黨人只講奉獻不談索取,作為黨的干部更是如此。其實,這些觀點不是沒道理。但黨的干部不是神而是人,既有七情六欲,又食人間煙火,須臾離不開柴米油鹽,雖然不談索取,但也需要一定的物質保障。否則,正如恩格斯所說“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講奉獻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既很難持久,也不會形成規模,更有損于黨的事業。所以,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顯得十分必要。
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也是反映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舉措。按勞分配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勞分配原則要求:凡是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應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勞動,社會以勞動作為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尺度,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總之一句話,即: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而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將干部職級與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掛鉤,也就是為很多受編制員額等條件限制無法晉升職務的優秀干部,提高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的得力舉措。這既完全符合按勞分配制度和精神,又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會公平正義。畢竟干部職位有限,“僧多粥少”,很難人人都三年一調職、四年一升官,但相比較而言,一些優秀干部付出了更多勞動、更多心血,他們理應獲得更多報酬。這些報酬該如何體現?在一定時期內,恐怕職務上很難反映,只有從職級待遇上來體現。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雖然一些干部職務晉升受限,但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將職級與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掛鉤,讓很多優秀干部的工作業績和人生價值得以彰顯,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否則,一些干部職務晉升無望,導致職級待遇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容易誘導少數干部走歪門邪道,助長不正之風。所以,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將會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扎根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大家安心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樹立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崗位是成就事業的最好舞臺。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雖然不具備領導職責,卻為很多基層干部開辟了一條與領導職務并行的晉升通道,有助于一批批忠誠干凈擔當、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否則,一些基層年輕干部就可能流失,既不利于干部個人也不利于國家。新時代新形勢下,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就是一種難得的正向激勵,也是一種鮮明的用人導向,既符合干部隊伍發展趨勢,又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