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冀
帶著深刻的歷史記憶,2018年的日歷一頁一頁翻了過去,2019年悄然走來。期盼新年好年景,是每一個人的愿景;構想新年新打算,是每一個人的初衷;盤算新年新節點,是每一個人的念想。
2019年,不管對國家、對個人,還真是一個重要年份,是值得期待、值得努力、值得高興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幸福時刻;這一年,是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對我們西部人民來說,還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西部大開發20年。
面對這么多的大事、喜事,注定了2019年是一個重要而特殊的年份。
日子要往前走,國家要往前走,人民要更幸福,國家要更富強,這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們的目標和方向。一年復始,萬象更新。回眸新中國70年來的煌煌歷程,總結改革開放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經驗,可以說,2019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新起點,是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元年”。想想走過的路,看看要走的路,我們怎能不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浮想聯翩,勁從心生。
報效祖國,敢為人先。詩人艾青在一首詩中寫道:“我為什么眼里含著淚水,是我對這塊土地愛得深沉。”國,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家,沒國,就沒家。祖國的富裕強大,是我們昂首挺胸閑庭自信的底氣所在,面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好的慶祝是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講,慶祝不是新聞,拿什么愛你,我的祖國,才是新聞。敢為人先,報效祖國,用干出來的業績向祖國生日獻禮,才是最好的慶祝。熱愛祖國,不是抽象的;報效祖國,不是空泛的,需要實干,需要創造。70年來,中國人民艱苦創業、拼搏奮斗,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人間奇跡,站在這樣的時點上,我們既積聚了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又承受著爬過千重山頂住萬重險的巨大壓力。這就意味著在2019年,我們必須要有敢為人先的智慧和膽略,勇敢面對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勇敢面對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唯有如此信念、信心,才能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奉獻一切。
改革開放,矢志不渝。2019年的主線應該是: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接力奮斗。如果以40年為一個輪回,改革開放40年我們國家取得了史詩般的進步,令世界刮目相看。“忍饑挨餓、缺衣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既然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和發展的關鍵一招,下一個40年,我們一定要矢志不渝,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創造讓世界為之一新的更大奇跡。從這個層面上說,2019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我們又站在了改革開放的新起點,新起點要有新作為。猶豫不決不行,徘徊彷徨不行,固步自封不行,驕傲自滿更不行。必須以不凡的創造創新,推進改革開放再出發、再突破。這一步走穩了、走實了,我們的日子就會好上加好,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富足強大。
克難攻堅,不墜青云之志。放眼2019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增強,存在變數和挑戰。人們至今還無法忘卻剛剛過去的2018年發生在身邊的四件事情: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危機,上市公司的質押危機,環保風暴的經濟危機,中美貿易摩擦的外部危機。雖然有危機,所幸未釀成系統性風險,我們靠改革開放的強大磁力和實力堅定地走了過來。面對危機,化“危”為機,面對困難,克難攻堅,不墜青云之志,就是我們的戰略定力。還應該看到,2019年,我國的三個新周期正在走來,一是以新產業、新技術和新經濟等高質量增長為代表的新周期正在走來;二是結構性去杠桿、財政性加杠桿的新周期正迎面而來;三是新的改革開放周期開啟新局。這都是我們戰勝經濟挑戰和困難的有力因素,是催人奮進的積極信號。
站在全國看西部,作為西部人,2019年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就是西部大開發20年。在紀念西部大開發20年的時候,我們高興地看到,20年來,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區的億萬干部群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艱苦創業、奮勇拼搏,努力追趕,書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畫卷,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以陜西為例,1999年的時候,全省GDP僅有1592億元,到了2018年 ,全省GDP攀升到2.4萬億元,城鄉面貌發生了今非昔比的根本性變化。我們還高興地看到,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這無疑給西部人民群眾增添了更大的信心,更多的期許。站在2019年的時點上,西部人民群眾有決心、有能力,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豪邁情懷,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累累碩果,向新中國70周年生日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