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順
摘要 ? ?為了優化種植結構,加快林果產業發展,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縣脫貧攻堅,帶動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咯左縣大力推進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園區選址、果園品種選擇、運行模式及扶貧形式、建設責任、扶貧概算、保障措施等,以期通過示范引導全縣果園實施標準化生產。
關鍵詞 ? ?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遼寧喀左
中圖分類號 ? ?S661.1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8-020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喀左縣總面積22.3萬hm2,森林覆蓋率42.4%。其中林業用地13.5萬hm2,占全縣總面積的60.5%;有林地面積9.5萬hm2,占林業用地的70.4%。截至2018年末,喀左縣現有特色經濟林2.62萬hm2,其中大棗493.3 hm2,大扁杏800 hm2,山杏2.2萬hm2,葡萄160 hm2,蘋果1 511.3 hm2,梨980 hm2,其他213.3 hm2,年產值4.2億元。特色經濟林產業逐步成為全縣的一項支柱產業,前景可觀。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擴規模、三年見成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林果業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和生態改善的雙重目標[1],進一步推動全縣林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擴大林果業富民的新成效,助推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1 ? ?果園選址
在貧困村轄區內選擇水、電、路配套難度較小的“非基本農田”二坡地、平地或需進行改造的現有果園,交通便利,適宜旅游采摘。
2 ? ?果園品種選擇
以高檔、特色、有精加工價值的水果品種為選擇方向,同時可與設施農業相結合,豐果期不宜太長,控制在3年以內。
3 ? ?運行模式及扶貧形式
各鄉鎮(街區)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研究探索和推進行之有效的運行模式,并使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果園利益分配。
3.1 ? ?村社合一式
選擇“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模式。土地租賃費用、建設費用通過扶貧資金、包扶單位、設施農業扶持資金解決,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林草局以“三北”造林標準補助資金7 500元/hm2,水電配套由水利局負責,交通局對果園主干道建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果園用工80%以上要本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并制定工資表如實填寫收入信息,扶貧開發局負責督查審核。
3.2 ? ?大戶承包式
通過流轉、租賃等形式集中土地資源,培育果樹大戶,建設個體承包式標準化果園。通過扶貧資金、設施農業扶持資金解決部分土地租賃費用和建設費用。林草局以“三北”造林標準補助資金7 500元/hm2,水電配套由水利局負責,交通局對果園主干道建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一園一卡”各項投入資金由扶貧開發局負責核查。每個園每年拿出各項資金的10%用于轄區貧困村或其他本鄉鎮(街區)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收益。比如,某單位部門合計投入50萬元,承包大戶要拿出5萬元用于轄區貧困村或其他本鄉鎮(街區)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受益,由本鄉鎮(街區)政府統籌安排,扶貧開發局負責督查審核。
3.3 ? ?其他模式
其他模式如集體扶貧、股份合作、農事企業等運行模式建設的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可參照上述2種模式執行??傊徽撏ㄟ^哪種建設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都要使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精準受益。
4 ? ?建設責任
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實施以縣政府為主導,鄉鎮(街區)為建設主體,縣財政、農業、水利、林草、扶貧開發、交通、旅游、果樹等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責任分工如下。
各鄉鎮(街區)政府統籌,提出下一年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計劃(包括地塊、面積、土地、流轉、果樹合作社、樹種等)報林草局。扶貧開發局在項目啟動之時,根據需要提供相應的扶貧資金支持;水利局負責制定水利工程配套計劃;林草局將項目納入“三北”造林計劃;各鄉鎮(街區)政府完成果樹整地、栽植;果樹總站負責果樹栽植的技術指導、栽植后管理以及果樹專業技術培訓;建設以采摘園(旅游)為目標的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旅游局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交通局對果園主干道建設予以相應的政策支持。項目結束之后,縣政府組織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林草局、扶貧開發局、交通局、旅游局、果樹總站等部門對栽植地塊進行檢查驗收。
5 ? ?扶貧概算
2018年建設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23處,每處各單位部門平均投入資金50萬元,累計總投入資金為1 150萬元。按要求10%用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精準受益則為115萬元。如果每個貧困人員受益1 000元,可有1 150人直接獲幫扶。另外,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隱性受益也占很大比例,如土地流轉收益、果園勞務等。
6 ? ?保障措施
6.1 ? ?發揮政府職能
成立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縣政府分管農業工作的領導擔任,成員包括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扶貧開發局、交通局、旅游局、果樹總站、金融辦等部門,協調并且領導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的建設工作。
6.2 ? ?整合項目資金
由縣政府主導,整合相關項目資金,加大建設投入。國有企業扶貧資金、財政生態治理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水利小流域治理資金、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資金、林業“三北”造林資金等相關項目資金通過整合,集中投放,最大化用于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2]。
6.3 ?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標準化示范果園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圍繞果業發展創新涉農信貸產品和服務。支持保險機構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果業保險新品種,增強果業抗風險能力。對符合政策性貸款貼息條件的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6.4 ?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在進入盛果期前,鼓勵林間種植中草藥、食用菌、蔬菜以及小雜糧等矮桿經濟作物,與特色種植基地相結合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當前效益與長遠效益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長效脫貧[3-4]。
7 ? ?結語
脫貧攻堅,農民是基礎,產業是根本。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脫貧不返貧的根本之策,而產業扶貧是拔掉“窮根子”的殺手锏??ψ蠓鲐殬藴驶痉豆麍@建設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值得其他地區參考。
8 ? ?參考文獻
[1] 馬江天.祁縣優質水果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標準與技術規范[J].山西果樹,2014(5):30-32.
[2] 尤宇霞.建立果園標準化管理及監督制度確保果品質量安全[J].農業與技術,2013(12):163.
[3] 萬興蓮.山地蘋果標準化建園技術要點[J].現代園藝,2014(23):39-40.
[4] 葛德光.安徽省獎勵省級標準示范果園[J].中國果業信息,201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