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教育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科學應用生活化教育,確保學生對教學內容具有更高的興趣,同時還需要組織幼兒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提升幼兒的各項能力,本文首先分析幼兒美術教學時生活化教育的應用價值,然后以此為基礎,綜合探究集體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教育;幼兒園;美術集體活動
在進行幼兒美術教學時,基于生活化教育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對其教學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相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合理優化幼兒美術教育,確保能夠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如何開展課程教學,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1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育的應用價值
通常情況下,美術課程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幼兒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生活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征,基于此,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不僅需要確保滿足美術教育的要求,同時還需要確保美術教學活動和幼兒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挖掘教學資源,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以此為基礎,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強化幼兒適應能力,使其更高程度的適應社會和生活,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2幼兒美術集體教學活動
2.1合理優化選題內容
首先,教師可以以四季為選題,在具體進行美術活動選題時,教師需要基于生活化教育的具體要求和幼兒認知特點,將四季景色作為選題內容,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合理融入幼兒生活經驗。例如,教師可以以美麗的春天為主題進行美術折紙活動,郁金香是春季常見的一種植物,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引導幼兒進入周圍的公園,觀察欣賞郁金香,使幼兒明確郁金香的顏色,外形特征以及生長方式,進而使幼兒對集體活動具有更高的興趣,然后通過拓印活動,繪畫活動和折紙活動,確保知識和常識有效結合,使幼兒可以基于身邊物體開展美術活動,進而完成作品,完成整體活動。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節慶習俗開展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基于節慶習俗進行美術集體活動,基于幼兒具有生活經驗和熟知的節日內容,全國美術教育能夠有效結合幼兒生活,高度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化發展,使幼兒形成審美情緒,進而確保幼兒在活動中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保證幼兒健康發展。例如在元宵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家長收集皮球,紙盒,易拉罐等生活材料,仔細觀察各種燈籠,向學生講述制作燈籠的具體方式,然后引導幼兒共同動手制作,以此為基礎,能夠使幼兒想象力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使其對生活材料特點具有更為真切的感受,進而制作出各種動物,以此為基礎,不僅能夠實現學生審美創造力的有效提升,還可以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產生更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2明確幼兒教育切入點
在學前教育中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需要將培養幼兒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此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日常生活選擇活動主題,通常情況下,幼兒對生活具有強烈的歸屬感和真摯的情感,因此,在應用生活化理念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使幼兒更為深刻的認識生活現象,使其對生活具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幼兒園在具體開展繪畫教學時,教師通常需要選擇動畫片,水果等生活素材。
2.3改進活動材料應用
在教學綱要中明確提出,在具體開展學前教育時,幼兒園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物品,工具和材料,為幼兒表演,歌唱,手工,繪畫等藝術活動提供最大的支持。引導幼兒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制作手工藝品和玩具等。幼兒在具體進行美術創作時,可以自由選擇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相關材料。學校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集體活動時,需要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例如布料,臉譜,紐扣,毛氈,塑料瓶,易拉罐,直筒等,將其整齊擺放在整理箱內,放置在幼兒可以隨手接觸的地方,然后引導幼兒根據課程內容自由創造。
2.4完善幼兒教育評價
在美術教育系統內,美術教育評價是其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進行學前美術教育時,教師需要客觀了解兒童美術活動和兒童發展能力,為進一步開展美術教育,創建良好的條件。通常情況下,幼兒和成人眼中的世界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教師在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時,首先需要傾聽幼兒的新生,結合幼兒具有生活經驗,對幼兒自我評價加強重視,確保幼兒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對其相關知識進行合理應用?;诖?,教師需要強化幼兒生活體驗,確保幼兒能夠合理內化課堂所學知識。通常情況下,只有讓幼兒親身經歷才能使其感到成功的樂趣,進而使其對繪畫具有更高的興趣。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集體活動時,通過合理優化選題內容,明確幼兒教育切入點,改進活動材料應用,強化幼兒興趣遷移,完善幼兒教育評價,能夠確保合理實施生活化教育,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強化課程教學效果,有效推進現代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