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麗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支部建設,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固定黨日活動是黨的組織生活的重要創新,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具體實踐。中行右玉支行通過創新固定黨日活動內容,不斷推進黨員干部學習常態化,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黨味不濃。近年來,支行廣大黨員干部都能認識到加強黨建工作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緊迫性,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例如,在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時不制定實施方案,戴黨徽、唱國歌、頌黨章、重溫入黨誓詞、繳黨費這些規定動作能省則省,將黨建與業務混為一談,黨日活動不純粹,有的甚至“固定黨日”變成了“業務日”。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凸顯了部分黨員對黨日活動缺乏足夠重視的問題,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是活動流于形式,紀律不嚴。部分“固定黨日”活動照搬上級部門安排部署,沒有制定本單位的工作制度和固定的時間安排,缺乏工作自主性;有些黨員因忙于業務而不參加活動,只是臨時口頭報告,不履行書面請假手續,沒有真正做到參與對象全覆蓋。有些活動實施方案并沒有嚴格落到實處,活動過程過于形式化,只是在一起拍個照,錄個像,留下影像痕跡來應付上級黨委的檢查,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主題內容單薄,缺乏創新。支部在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時,大多以學文件、學講話、上黨課、看專題教育片等傳統形式為主,內容枯燥乏味。廣大黨員在活動過程中無法產生共鳴,逐漸產生厭倦抵制心理,參與積極性不高。同時,部分活動主題擬定過于宏大,與實際結合太少,內容相對空洞,導致“固定黨日”活動“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
一是規定動作扎實落實。右玉支行結合自身實際,將每月第一、第二個工作日設為“固定黨日”,以支部為基本單位,按照“6+X”模式,通過黨章誦讀學、黨規解讀學、“系列講話”跟進學等方式,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等輔導教材,加強了黨員的思想教育,喚起了黨員的黨性意識,支部成員集體感、歸屬感、儀式感有了一定增強。
二是自選動作有特色。為了拓展“固定黨日”活動形式,支行黨支部實施“走出去”戰略。一方面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廉政文化基地、革命老區、扶貧村等地進行教育實踐,先后開展了“大力弘揚右玉精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緬懷革命先烈、發揚優良傳統”“赴老區、葆本色”“幫扶到農戶”等主題活動;另一方面聯合朔州中支第二巡查組、調統科開展聯組學習,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交流心得。通過一系列特色活動,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引導黨員干部關注民生、了解民情,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創新“X”思路,推動黨員活動多元化。支行黨支部建立“6+X”“固定黨日”活動長效機制,在開展集體誦黨章、按月繳黨費、學習黨規黨情、開展組織生活會、實行民主議事、落實公開制度六項規定動作的同時,創新“X”思路,推動黨員活動多元化。在“互聯網+”時代下,支部積極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固定黨日”活動。采用新的技術平臺和展示方式,切實把握黨員群眾的需求,增加平臺的視覺吸引力,通過flash、微視頻、微信公眾號等展示十九大精神的相關內容;通過開設黨日活動專題直播間,對組織嚴密、具有特色亮點的黨日黨課活動進行網絡直播,實現互聯互動,有效調動黨員干部活動積極性,提高黨日活動參與覆蓋率。
二是推進常態化建設,構建黨建品牌長效機制。黨建品牌是指在黨建工作中凝練亮點、經驗、特色、成果等,并通過傳播產生新價值的媒介。基層黨建品牌的創建,有利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支行黨支部以“固定黨日”活動為依托,選擇一個有亮點、有特色的主題,將黨日活動中固化的一天時間拓展為一個時間段,在一定周期內多次圍繞該主題開展活動,力爭將活動深入化和實效化,把成功經驗作為創新成果進行推廣,構建基層黨建品牌長效機制,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是樹立“黨建+”理念,促進活動效果落地落實。“黨建+”是指把黨的建設融入到各項事業和工作中,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其核心在于確立黨建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支行黨支部樹立“黨建+”理念,在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時,緊緊圍繞黨員群眾的崗位工作開展,真正做到“以黨建帶業務,以業務促黨建”的活動目的,推動黨建工作效能最大化,確保黨日活動的效果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