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宇翔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大學生的發展是高等教育關注的重點問題,其發展的質量在不同階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新生入學階段是至關重要的過渡和適應時期,這一階段接受的教育引導為學生大學生涯乃至人生規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新生對學校專業的認知度和對自身目標的明確性,影響了新生進入大學后能否較快適應大學生活、學習環境和進一步探索未來發展方向。因此,提高大學新生對學校專業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引導大學新生樹立正確職業生涯規劃觀念,為新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就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點。
本文通過對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8級219名新生展開調查,以了解新生對學校專業的認知度和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并在此基礎上,對學院新生群體中存在的問題展開針對性工作,通過大一階段的入學教育,持續性、遞進式的幫助大學新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促進其逐步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8級新生,在確定其身份和獲得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19份。
采取問卷調查形式。2018年8月,小組成員對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8級入學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被調查新生基本信息、被調查新生對學校及專業的認知度和被調查新生的未來規劃三個方面。
問卷調查的數據通過問卷星錄入,并通過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主要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分析。統計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取值0.05。
(一)基本情況
所調查新生中,女生占比偏高186人(84.93%),男生為33人(15.07%);性格分布較均衡,偏安靜內向偏多(54.79%),熱情外向的新生相對較少(45.21%)。具體結果,見表1。新生來自全國25個省市及自治區,樣本具備普遍性。

表1 被調查大學新生基本情況
(二)學校和專業認知度調查
1.學校認知度
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新生是通過家長、老師、朋友推薦而了解本校(52.51%),一部分新生是通過招生宣傳(31.51%)和學校官網(26.94%)而報考本校,而通過現場咨詢會(9.59%)和學校公眾號了解本校的學生較少,其他一些學生主要通過高考報考指南了解。由此可見,對于學校的了解多數人僅僅從熟悉的社交環境中獲取信息,尚未能深入了解學校發展的近況和校園生活的現狀。
新生填報志愿時選擇學校理由,依照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為學校所在城市發展狀況、“雙一流”學校優勢、家長和老師推薦等,具體結果見圖1和圖2。進一步說明了新生考慮院校時更為關注地域區位優勢,而對學校整體發展的了解重視不足,沒有能夠充分了解學校,因此更少有能做到將個人發展與學校在某一專業領域優勢相結合。

圖1 新生了解學校的途徑

圖2 新生選擇學校的理由
2.專業認知度
通過調查發現,盡管所調查的大部分新生對學校及專業基本認可(57.08%),但是絕大多數的新生還不太了解目前的專業(91.32%),具體結果見圖3和圖4。新生在填報志愿時接收到的信息來源相對固定,由2.2.1中的結論已經可以看出,對于宏觀層面地域區位優勢大家都可以從各種渠道了解,對于學校的學科特色大部分人也會去關注,但對于學院、專業甚至細化到師資情況,對于新生所處的群體相對無法接觸到,因而除了專業名稱以外幾乎很少能夠得到了解,很難產生正確的認知判斷。

圖3 新生對學校及專業的認可度

圖4 新生對專業的了解情況
(三)未來發展規劃調查
所調查新生中僅有38.36%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而跟多數的人還處于迷茫狀態。就學生性格特點與個人規劃進行卡方分析,發現性格偏外向的新生中會有更多人對自己有比較清晰的未來規劃,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大學新生未來規劃比較(%)
而在無論是否進行了清晰規劃的情況下,考研(占72.15%)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目標,主要因素來自于目前高等教育的普及導致本科生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劇,以及部分學生對于目前專業的滿意度不高期待真正心儀的專業。有規劃直接就業和出國留學的占有小部分。盡管高校一直在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對于新生而言剛剛走出中學校園環境,極少有能夠萌生創業想法的學生存在。

圖5 新生未來規劃首選

圖6 新生大學發展重點
雖然對于未來規劃不是每個人都很清晰,不過絕大多數新生延續高中的思維習慣會把重點放在課程學習上,這將會對他們自身成長有極大的幫助。也有部分學生會比較注重報考證書或者社團活動,以此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
(一)存在問題
1.大學新生對學校及專業的認知度較低
在本次調查中,僅有約三分之一的新生對學校專業十分認可,并且只有不到10%的新生了解并喜歡現在的專業,想深入學習,說明大學新生在入學前對錄取學校及專業的認知程度較低,不利于學生來到大學后的發展和對大學生活的適應。盡管招生宣傳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全校重點工作當中的一個環節,但其短時間內的成效很難覆蓋到所有學院所有專業。
2.缺乏明確未來目標及發展規劃
半數以上的新生在入學時沒有清晰的未來發展規劃,處于迷茫狀態,并且在將考研作為未來發展首選的人當中,必然存在了一部分盲目從眾的。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對大學生參與校內外學習與活動都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容易導致大學生在校期間處于迷茫且沒有成就感的狀態,不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
(二)嘗試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出現的兩個問題,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學校各部門以及各學院都在努力推動增強新生對于學校、學院、專業的歸屬感、認同感,同時引導學生盡早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偨Y以下兩條解決方案:
1.招生宣傳工作長效化、全方位化
長效化具體是指招生宣傳工作不僅限于高考填報志愿期間,更需要提早讓高中生與大學接軌,提前了解大學校園的真實學習、生活環境,通過“雙高對接會”等形式,讓大學老師走進高中更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互動,將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成果展示在高中生面前,讓他們對于這個專業萌生理想的種子。
全方位化是希望借助新媒體傳播手段,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或推送有關學院、專業的詳細介紹。包括圖文推送,以及宣傳視頻。
2.職業生涯規劃提前化、過程化
將職業生涯規劃講座提前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制定學院職業規劃大綱、分專業大綱、班級個性化大綱,通過系主任、專業負責人、班主任老師進行專業認知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在了解所學專業的同時,規劃個人未來發展。
通過每年舉辦的江蘇省職業規劃大賽,積極組織動員,以輔導員、就業中心老師為指導老師做好過程化管理,幫助學生一邊準備比賽,一邊深入明確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目標,起到以賽代練的目的。
提高新生對大學的認知度,培養專業認同感和樹立職業規劃觀念,這一系列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以入學教育為有力抓手,結合不同學院自身專業特色,在通過調查掌握新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新生入學教育當中,可以讓大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更早地樹立遠大理想,更好的找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