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霞
摘 要:鋼琴重奏是鋼琴演奏藝術中的一種表演方式,也是一種合作藝術。當代,我國高師院校的音樂教育方向所培養的學生是能夠較好地掌握專業鋼琴基礎和教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可以為中小學音樂教育更好地服務。所以,鋼琴重奏教學不僅包含著基本的鋼琴演奏技術,還可以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聽、練、感知、合作等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學習和發揮,也能更多地接觸到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從而達到更全面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鋼琴重奏 鋼琴教學 鋼琴二重奏 教學方法
鋼琴的藝術發展史上,鍵盤樂器的形成已經開始不斷地進行革新和工藝上的改進,從而直接影響到作曲家的創作思維,并且在鋼琴的演奏風格上也會有一些變化和影響。鋼琴重奏表演是鋼琴藝術中的一種表演形式,更是鋼琴演奏中的一種合作藝術。我們能夠了解到鋼琴樂曲的演進是一個逐漸發展和進步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認知有著對鋼琴藝術概念的意義。鋼琴重奏的各種風格創作特性和不同作曲家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這些都可以最直接領悟到音樂的本質、影響音樂教育教學的新方向。鋼琴二重奏來源于歐洲,最早起源在歐洲并且在歐洲也是非常的盛行,鋼琴二重奏是鋼琴教學發展以來最新的一種演奏方式。
鋼琴被稱之為“樂器之王”,鋼琴的音樂表現力可以囊括一支小型交響樂隊的演奏。鋼琴的音域是一種豐富多變的音色、它飽滿的音響特點賦予了鋼琴表演形式的多樣化。鋼琴的演奏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除了鋼琴獨奏外,鋼琴還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它能夠和其它樂器、聲樂一起來合作。鋼琴到底能夠與哪些音樂形式來一起合作呢?
首先鋼琴可以和室內樂合作、然后鋼琴可以轉變為雙鋼琴演奏和鋼琴四手聯彈。最后鋼琴也可以與聲樂合作。根據演奏形式的不同,雙鋼琴與鋼琴四手聯彈、鋼琴獨奏三者的演奏效果和技術都是不同的,對音樂的表現力也是不同的。近十年來,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實施,在學科建設的指導下日益系統化和科學化。在鋼琴教學中,一般說經驗科學,指的就是在實踐中能夠逐漸地把鋼琴合奏教學更好地發展起來。鋼琴的相關理論既有實踐,也需要通過實踐證明。鋼琴教學的本質決定了實踐的主要地位,鋼琴的教學核心內容是演奏,即能培養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音樂表現所需要的技能技巧,通過對作品的學習理解,正確表現音樂、解析音樂,并在富于什么創造的技能訓練中展現音樂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花大量時間與精力解決學生的技巧與音樂表現上的專業問題,我們則需要系統和全面地將鋼琴專業知識結構,能夠完整的表達出來,而且非常有規律地將技巧性的問題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得到非常好的相應的教育。簡而言之,教師需要在不斷打磨中指導學生掌握技術要領,幫助學生能夠更深地感受音樂并走進音樂,詮釋音樂。
一、 鋼琴重奏教學的性質和目標
1.鋼琴教學的性質
(1)鋼琴重奏教學的形式
鋼琴重奏是鋼琴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形式,它可分為四手聯彈和雙鋼琴兩種形式。這種形式本身的就是需要兩個人來一同來完成一部音樂作品的過程。在雙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兩架鋼琴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音樂表現力上處于相等重要的作用。雙鋼琴演奏需要演奏者雙方默契的配合和互相的信任,達成心靈上的契合,演奏者不僅要熟練彈奏自己樂曲中的部分,而且要熟悉合作者彈奏的旋律。在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著聽覺和視覺的能動性。所以,鋼琴演奏者不僅要設身處地的表現音樂,還要扮演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傾聽另一位演奏者的音樂,兩架鋼琴的音色要盡可能的融洽在一起,演奏者雙方也要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配合的演奏愿望,雙鋼琴的音樂表現形式更加形象,聲音更加渾厚,聲部層次更加具有立體感。
(2)鋼琴教學中的技能教學
鋼琴教學的主要特點在于,它是一種以鋼琴為例的大型樂器為依托的技能教學。雖然在鋼琴知識方面會涉及概念學習,但鋼琴教學最主要的部分還是技能教學。而且,鋼琴知識的教學也完全是為了鋼琴技能教學的需要進行的。鋼琴技能教學不能離開鋼琴音樂和鋼琴藝術,但后兩者也是以鋼琴技能的發展水平為載體的。離開鋼琴技能,既談不上鋼琴音樂,更談不上鋼琴藝術。鋼琴的教學過程中,在實質上是一種學生的認知和了解過程。從這里開始,可以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基本的階段,那就是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鞏固知識和應用知識。在這些過程中需要把知識更加好的掌握在這四個教學的過程中,并且能夠在每一個教學的環節上都能夠更好的來開展鋼琴的教學工作。由于鋼琴教學特別重視鋼琴技能、技巧的形成和表現,所以,鋼琴教學過程階段的劃分又與一般教學不同,有其自身的側重點。
(3)鋼琴教學中的發展性教學
鋼琴教學以促進學生鋼琴能力和個性品質的發展為宗旨,重視學習過程,強調學生演奏實踐,力求將鋼琴技能學習和對作品理解的態度,如刻苦、努力、認真、細致、持之以恒等內化為學生的個性品質。它不像一般知識教學那樣,專注于概念的背誦和理解,它是以促進學生彈奏技能的形成和運用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感知作品,這是鋼琴教學過程的開端。感知包括視覺感知、聽覺感知、觸覺感知。視覺感知包括對曲譜、鍵盤、教師的示范動作姿態的感知;聽覺感知上包括對擊鍵時所發出的音高、音響、音色和對教師示范彈奏的曲調、旋律、節奏、和聲、復調等的感知;觸覺感知包括對觸鍵時指尖的受力感知和用踏板時腳部的用力感知等。較復雜的感知還有時間感知、空間感知和運動感知。感知屬于感性認識,其結果僅在于了解作品和感受作品,從而表現出來。
(4)鋼琴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學
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是教學過程中的發展主體。學生是教學發展中的一種主觀能動的體現。學生對鋼琴知識、技能、音樂以及藝術的學習、掌握和領悟,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特性,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斷激發學生對鋼琴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堅韌性;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技術水平,科學靈活地安排教學程序,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鋼琴教學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鋼琴學習的內容、進程和方式方法便失去了科學的辦法。但是,在現代的教學中,教師雖然是教學的過程中的主宰,但是絕對不能去主宰學生,這樣能夠使得課堂的氣氛變得非常的僵硬。教師絕對不能夠像傳統教學那樣,去用冷冰的方式和權威的身份去面對學生。教師要營造一種師生平等的良好關系,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的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兩者之間更加重要的是一層理解關系,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積極思維的結果,屬于理性認識。學生的積極思維是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開始的。理解,意味著對教材的本質特點、內部聯系的通曉,意味著對音樂結構和音樂形象的發現,意味著對某些規范和規則及其合理性和正當性的認同和接受。此時的學生,對作品的表現、教師的示范和要求,不僅清楚地知道了“是什么”、“怎么樣”。而且也知道了“為什么”也只有這樣才能彈出動聽的音樂。于是,學生便開始了模仿,這是在理解基礎上的模仿,所以有質量、有效率。對作品的理解為學生的鋼琴學習明確了方向,提供了動力。endprint
2.鋼琴重奏教學的目的
鋼琴本身就是一種表演的樂器,它給人們帶來一種藝術的美感,必須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才能夠讓聽眾感受到里面發出一種真實的美感。所以說 ,鋼琴的教學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在演奏會上順利地完成鋼琴演奏,通過一次次的演奏來鍛煉學生對音樂完整性的理解和詮釋。要達到這樣一個目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訓練,而這些訓練的結果也就具有“分目標”或“子目標”的意義。
(1)訓練雙手,使其能適應彈鋼琴的需要
訓練手指的獨立性,所謂手指的獨立性就是手指能夠很靈活的演奏節奏較快的樂曲,而且能夠輕松自如的在鋼琴上演奏出很好的效果。因此,無論是重奏還是在獨奏的演奏基礎上,有必要進行左右十個手指做單獨敲擊鍵盤的練習。
(2)促進身體各部位的協同發展
手指直接接觸鋼琴,在手指上的變化會引起注意,而且在身體的其余的一些部位上也是有著運動的變化的,因為并不是很明顯有的時候也會被忽視。在現實中,身體在其他的部位中也是有著運動上的變化。因為它不突出,常被忽視。實際上,身體其他部分的運動變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緊密相連的,手指的每一個動作。也可以說,彈鋼琴是一個綜合的身體藝術,它是一種全身的運動,指尖也是人體與鋼琴相接觸的交匯點。比如,在彈鋼琴的時候,如果做抬手這個動作的時候,就需要大腦來進行支配與指揮。如果沒有得到好的配合就不能演奏出來。彈琴的時候需要完成這個動作,彈琴需要手臂上下的運動之外,更加也離不開身體的其他的配合和支持。如果遇到節奏速度非常快的曲子的時候,更加需要我們全身心地配合和演奏出來。不論是感知還是理解,都屬于認識活動,而鋼琴練習則是實踐的開始。練習的時候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來進行練習和活動,其顯著特征是重復。任何鋼琴技能的成熟都是通過反復練習之后才形成的,練習是鋼琴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按生理學的觀點,練習就是對鋼琴彈奏動作的強化,練習一次就強化一次,練習多了,彈奏的動作固定了,鋼琴技能也就熟練了。手指練習越多,鋼琴技能就越穩固,越熟練,直至彈奏時候的熟練性和靈活性,形成了“力定型”。科學的練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鋼琴練習的時候達到一種很好的效果,不科學的練習會形成錯誤的彈奏動作和彈奏方法,造成學琴的負擔。俗話說“名師出高徒”真正的名師都會在科學的指導下來幫助學生更好的來練習曲目。
二、鋼琴二重奏的教學方法
鋼琴二重奏教學在鋼琴的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形式和內容。二重奏可以分為兩種演奏形式就是四手聯彈和雙鋼琴演奏。這兩種演奏形式則是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基礎和聆聽能力,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演奏方式都是需要鋼琴演奏者更加仔細地來練習作品。
1.鋼琴二重奏的教學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鋼琴的二重奏在中國的音樂道路上流傳并不是很長,所以說鋼琴的二重奏在我國的研究成果并不是特別的樂觀,它涉及不到的一些內容也是非常有著規劃和計劃性的。近些年來我國國內的鋼琴教師,在鋼琴的二重奏上都不是非常的重視演奏上面的教育,并且學生的演奏曲目在選擇上也是非常的薄弱的。教師們不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深切的去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需要的和所缺乏的。國內的二重奏教材也是非常的少,演奏的曲目也不是很完全,所以,我國的鋼琴教學逐漸的在鋼琴二重奏上得到相應的補缺和重視,并且加入了教學的計劃中。學生逐漸能夠更好的在鋼琴二重奏上得到很好的學習和認識,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音樂的表現能力和對于作品的詮釋能力。鋼琴的二重奏演奏方式不僅能夠增添樂曲的尺度,而且能夠彈奏出動聽的音樂和旋律,并且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加鋼琴的比賽提高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
2.鋼琴二重奏教學形式
中國的雙鋼琴教學起步晚,即使是現在,雙鋼琴在我國的開展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雙鋼琴排練的地面設備,有著更大的影響,兩個人不僅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非常的得到兼容和配合,兩者的演奏風格也是起到了類似的風格,不然非常能夠堅持下來。在學校的學習中,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那就是我們需要選擇兩個水平相當的兩個學生,在一個大空間的教室,并且是有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鋼琴的教室。能夠去建立一種雙鋼琴的演奏效果和風格。多的去了解知識和演奏技巧,幫助鋼琴演奏教學能夠更加有力的進行拓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拓展四手聯彈和雙鋼琴。鋼琴教學可以三個人或三個以上的人來參與教學和學習,鋼琴的教學模式可以是多樣化的,不單單是兩個學生的四手聯彈,也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一起來搭配練習和演奏。兩個人一起配合二重奏,讓更多的學生來進行鋼琴重奏教學。鋼琴的合奏形式可以分為鋼琴四手聯彈和雙鋼琴演奏,掌握了這兩種鋼琴的演奏技能,可以在演奏的范圍上超越了獨奏鋼琴的單一風格。欣賞鋼琴音樂可以培養鋼琴的合奏技能,能夠極大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學習興趣。鋼琴二重奏的曲目有古典時期的巴洛克,特別是在著名大師的名作改編的歷史浪漫主義時期和現代音樂種,他們對一些傳統的音樂進行了一些改編和創造,這樣的做法激發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我們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入手,能夠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整體的協調能力。學生也會更加愿意去學習古典音樂得到改變之后和原版的不同,逐漸的去開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構造和想象能力。
3.教師在鋼琴二重奏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為鋼琴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逐漸的在課堂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定學生學習的計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隨意來選擇演奏水平相當的兩個學生,在更寬敞的鋼琴教室中讓學生能夠練習雙鋼琴或四手聯彈。鋼琴的教學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鋼琴四手聯彈的主要演奏模式,不一定非是兩個學生,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的數量,從而提高學生表現的靈活性,雙鋼琴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打破范圍的限制,也能夠奏出優美的旋律,使學生能積極參加鋼琴實踐。鋼琴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鋼琴曲目,并且是經過改編過的音樂大師鋼琴二重奏曲目。正是因為大師的經典曲目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合奏能力,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促使學生鋼琴專業水平的發揮培養和提高學生之間協調能力。
當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能夠較為熟練的掌握鋼琴專業基本技巧和教學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夠基本的掌握和運用到演奏當中去,可以為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較好的服務。鋼琴教學作為高師音樂專業的重要課程,他培養了許多的教育人才,學生不但可以進行鋼琴演奏,還可以為一些合唱和演唱進行伴奏,還有指揮等工作。鋼琴重奏教學還涵蓋著許多音樂基本樂理知識、即興伴奏課程、作品分析、視唱練耳、和聲等專業性的課程教學內容。
大多數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基礎課只有三年時間,在短暫的學習時間里,學生很難全面的學習到鋼琴作品中的各種音樂風格。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來看,鋼琴重奏教學內容包括在鋼琴教學中,有利于積累更豐富的作品,提高演奏一些技巧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一些相對簡單的鋼琴重奏作品適用于能力稍稍薄弱的學生學習,為緩解技術的壓力,從而學生會更好的對音樂的感覺、聽、練、合作,更好地詮釋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鋼琴重奏教學對鋼琴演奏有著更加全面的學習意義,更多更全面的研究和了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不同風格,不僅可以充分了解各種寫作技法和演奏風格在輔助教學中的作用,也可以對不同的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和評價。通過這樣有計劃和多樣性的學習,讓學生們也豐富了他們的思維和多種和聲的表演藝術的形式。
高師鋼琴教學中,有一種獨特的教學意義。鋼琴的重奏教學在本質上也是有著差異,教師教學目標,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著良好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基本依據,教師需要有計劃的去完成教學任務。才能去按照計劃的去實現教學的目的和意義。教師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應根據學生的演奏程度合理重奏的內容安排。最后,我們了解到在高等師范教育的教育體系中,我們需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習人才,能夠必須改革現有的教育和教學體系。以“重奏”的演奏方式豐富了鋼琴教學體系,使鋼琴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得到普及,從而達到在高師院校的音樂教學中得到非常好的表現和發展。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