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贊原 許仲祈 白恬
【案例回放】
住在廣州荔灣區逢源路70歲的李婆婆近幾天突然感覺腰背部疼痛,即使睡覺也痛,心想這幾天也沒有摔倒撞到,估計是爬山走動多了點,故沒把腰背痛放在心上,選擇在家休息。
可好幾天過去,癥狀不見好轉,反而腰背痛越來越痛,在家人的堅持要求下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科就診。經過仔細的檢查,主任醫師張平發現李婆婆是壓縮性骨折,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幸運的是,經過經皮膚穿刺往腰椎注入骨水泥固定后,腰背痛立即緩解,過了幾天健康出院。不過,讓李婆婆和家人奇怪的是,沒有摔倒撞到腰,怎么會骨折呢?
壓縮性骨折是什么
主任醫師張平解釋,壓縮性骨折說得形象些,指的是骨被壓扁了形成的骨折,主要出現在脊柱,日常生活中講的壓縮性骨折其實是指脊柱壓縮性骨折。它指以椎體縱向高度被“壓扁”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見的一種。臨床中,像李婆婆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壓縮性骨折在老年人中是一個高發的常見病,尤其是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常常會因為一些不起眼的誘因,例如下樓梯、彎腰、下床等一些輕微的動作而導致脊柱壓縮性骨折,引起腰背的劇烈疼痛。這時候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并及時到醫院就醫,癥狀往往會加重,引起脊柱骨折的進一步壓縮。
張平說,壓縮性骨折成因分為外傷性和病理性兩類。
(1)前者是指椎體本身沒有問題,因為遭受縱向壓縮力,比如墜落或重物砸傷,或脊柱極度屈、伸等暴力作用所致的壓縮性骨折。
(2)后者是指因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礎,比如骨質疏松、長期吃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腫瘤轉移等原因。在輕微的暴力,比如咳嗽、提重物、彎腰等動作下引起椎體壓縮性骨折。
最常見的原因是骨質疏松引起的壓縮性骨折。
如何治療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
張平表示,由于老年人椎體壓縮性骨折均有明顯的骨質疏松,骨礦含量的下降,椎體受到輕微外力作用即可發生骨折。傷后容易發生脊柱不穩定,從而出現腰背疼痛,重者出現神經受壓癥狀,同時,老年患者常伴有各種內科疾病,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式,對老年患者都具有風險。保守治療不能早期下床活動,而長期臥床極易發生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癥。
因此,張平建議采用經皮穿刺椎體成型術。這是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的一種積極有效、最直接的治療手段,能提供椎體穩定性,達到早期下地活動。一般情況下,患者術后即可下地,避免了長期臥床,降低因長期臥床導致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