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良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利弊,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實際,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與研究,并嘗試性地找出了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四個方法,以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效率“四步法”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向合作交流的過程,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方法,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以期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進一步培養語文知識技能、語文實踐能力、思想道德情操等素養,筆者認為,要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關鍵就在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我個人認為,教學方法可以從下述方向展開: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課堂教學應當以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身心發展特征為教學出發點,結合教學大綱擬定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深如精心設計課堂導入,采用懸念、故事、歌曲詩詞、問題設疑等多種導入途徑,或借助音樂、影像等手段創設各種情境,使學生在上課后盡快進入角色,有助于他們產生積極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文意。比如我在教授《中國建筑的特征》一時,就以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這三大才子與民國才女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糾葛導入,并配以圖片和背景音樂,并以“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詩句作為對聯,橫批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種導入方法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這篇枯燥難懂的說明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學效果非常好!在教授一些古代文言小說時,我會經常引導學生捕捉文章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從而很好地梳理文章結構和故事情節。 比如我在教授《鴻門宴》一文時,就引導學生從“宴”字著手,以“宴從何來,因何而宴,宴的經過,宴的結果,宴的啟示”五個問題,指導學生梳理文脈,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群策群力,自編自演鴻門宴的故事,學生通過對角色的演繹,加深了他們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對文章主旨的解讀,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集體參與能力、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想這就是教與學的相得益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深入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關注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的生存和生活奠定基礎,只有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才能引發學生的探究欲、學習欲,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消極狀態,并以學習指導現實生活,強化學生對美的感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學科的作用與意義,由此產生學習熱情。
因此,教師不能一味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而要著眼更廣闊的世界,讓學習的落腳點與學生真實人生相關聯,助力學生貼近生活、參與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擴大視野,增進積累,激活思維,發展能力。當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時,才能產生由心而發的學習動力,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也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參與課堂
提升課堂效率首先就是分清教學主次,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及教育環境、考試方向等,有的放矢的篩選教學內容,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保證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與吸收,并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思考的空間。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切忌從頭到尾、面面俱到地進行講解。教師應當結合教材及教輔材料中的重難點知識,突出為學生講解相關內容,盡可能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講解時應當簡練而深刻,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發散和遷移,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博采眾長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大問題:詩歌中的音樂描寫在哪里?景物描寫有怎樣的作用?作者白居易為什么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在不同角度的問題思考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詩詞描寫的細膩手法、文采斐然的修辭手法、情境交融的寫作手法、文淺言深的真摯情感,并體悟到了詩人與琵琶女的共鳴,對詩歌的主題也有就了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三、以學生為教學核心,調整優化教學結構
傳統高中語文教學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依據教學大綱自上而下為學生講解需要學習的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優化,明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結構的優勢性,強調教學要從教師“好教”轉變為學生“好學”,新課改要求教學結構應當有如下轉變,首先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然后是幫助學生構建自主思維模式,提升創新力與創造力。同時還需要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解決課堂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與矛盾。
比如自讀課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我把課堂放手給了學生,只簡單提了批注式閱讀法和對文中引用的古詩文的通讀。在課堂自學過程中,表現欲突出的同學,主動要求上臺為同學們模仿梁任公先生的出場及開場演講。惟妙惟肖的模仿瞬間燃起同學們的參與熱情,班上朗誦好的同學也主動上臺為大家有感情地誦讀《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在同學們高漲的熱情中,我順勢問是否有同學愿意點評之前同學的表演和朗誦,順利抽到主動點評的同學后,我則一邊點評同學點評的得當與否,一邊明確了之前大家所勾畫出的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及《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所蘊含的感情。教學任務遂在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輕松完成。
四、把控課堂環節重點,深抓教學“四環節”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實力,為了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內容,應當合理把控課堂教學重點環節,“導入、講解、反饋、練習”四個環節必須環環相扣,以期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一切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略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高昂的學習興趣中理解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進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切實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