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軍
【內容摘要】在作文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自己批改作文,并把這一習慣逐步培養好。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還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經過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在作文批改環節中,嘗試采用循環式閱讀互動作文批改法,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了主體地位,真正享受了自主學習的主動權,還通過自己的批閱實踐,培養了修改作文的能力,減輕了當前語文教師繁重的工作壓力,大大提高了作文批改的實效性。
【關鍵詞】循環式閱讀互動 作文批改法 地位
葉圣陶先生曾經在談論作文批改教學時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語文課標》中也強調“學生要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二者闡述中所蘊含的本質,都強調了作文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還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經過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在作文批改環節中,嘗試采用循環式閱讀互動作文批改法,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了主體地位,真正享受了自主學習的主動權,還通過自己的批閱實踐,培養了修改作文的能力,減輕了當前語文教師繁重的工作壓力,大大提高了作文批改的實效性。
循環式閱讀互動作文批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當然所謂自己修改,并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信馬由韁的亂圈亂點,而是在老師的示范指導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師具體應做到三點:
一、做好課前預備工作
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作文自我批改工作,之前的備課準備充分與否最為重要。首先,教師要瀏覽學生的作文,根據作文常規的評分標準,給每位學生的作文打出合適的分數,并根據分數將全部學生的作文分出五個等級。接下來,將五個等級的作文平均分成八組(根據學生座次的列數而定),每組中各等級的作文數量應基本上均等。最后,把老師瀏覽批閱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和典型問題做好記錄,整理打印好作為學生批閱修改的指導性提綱。這份“提綱”的具體內容應包括三部分:
1.思維導向部分。一般包括標題是否新穎;中心立意是否明確有新意;選材是否新穎獨特;結構(開頭、結尾、中間過渡)是否嚴謹;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有文采;布局謀篇是否獨具技巧;書寫是否正確、美觀、認真規范等等。
2.注意問題部分。一般是列舉教師在瀏覽本次作文過程中發現的有關問題。
3.閱讀筆記部分。給學生準備出自己批改作文記錄自己閱讀收獲和感受的空間。
這些課前的準備工作,為學生的自主批改起到了良好的啟發和正確的引領作用,避免了學生無從下手的思維混亂和無“標”可依的膚淺閱讀現象,為他們能夠順利地進行作文自我批閱修改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組織學生課堂上進行批閱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批閱前,首先,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確批改活動的正確態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早在童年時期,特別是少年時期和青年早期,就應當獲得自己精神生活圓滿的幸福,享受勞動和創造的快樂。”所以教師應先讓學生明白,通過我們的修改,要讓身邊的同學享受到自己勞動成果得到了別人尊重和認可的歡樂。那么我們就應以滿腔的熱情去認真讀、認真批、認真改,細心“尋寶”,潛心“挑刺”,用我們手中的紅筆寫下由衷的贊嘆和懇切的商討意見,使大家都能在愉悅的心境中得到作文技巧的切磋交流和水平的提高。接下來,將學生按豎列分組,每排為一個批閱小組,將課前分好類的學生作文依次發給每個組的同學,每人一本,不可與別組混淆。最后,發放批閱指導提綱并做好講解,主要強調操作中注意的以下幾個問題:
1.正確運用作文批改的符號圈劃錯別字和病句。
2.眉批處點評內容參考“提綱”的“思維導向”和“注意問題”部分。
3.在每篇文章后面,用1-2句簡潔的話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感觸。并且在“批改提綱”上的“閱讀收獲和感受”欄內做好閱讀筆記,以備講評時交流。
4.每篇3-6分鐘完成,下傳本組中的下一位同學。最后排的同學批閱完后送給本組的第一個同學。
5.循環閱讀批閱,保證每一位同學閱讀到本組的每一篇文章。
經過以上工作,學生的自我批改過程不僅有案可稽,使整個課堂按部就班地進行,而且學生的閱讀過程還可以形成觀點才智互相切磋交流啟發學習的互動狀態。其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也會相應的得以內化和提高。
三、組織交流講評
在學生自主批改完本組的作文之后,教師要組織全班進行作文講評,要求每組推薦1-3篇優美的范文或者問題文章進行全班交流賞析。在此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老師的評分和同學批改中提出的建議,獨立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可以提出疑問進一步與老師研討,反復推敲,直至修改到自己滿意為止。
總之,“循環式閱讀互動作文批改法,”的實施,不僅讓全體學生對作文的優劣標致有了明確的認識,在鑒別中加深了理解,開闊了視野,在討論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作文修養和作文能力,而且讓學生真正作為課堂的主體,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各抒己見中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作為水平也相應的得到了提升。
(作者單位:青島膠州市膠北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