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華 黃偉

憶往昔崢嶸歲月,守初心砥礪前行。
陜北礦業人眾志成誠、攻堅克難,一往無前開拓創新,在大漠中拼出新時代陜煤“北移人”的光榮史,譜寫了一曲創業的贊歌。
2018年4月,陜煤集團旗下兩大煤炭生產企業陜北礦業、神南礦業合并重組,一個全新的陜北礦業公司盛裝亮相。
合并重組的第一年,陜北礦業公司煤炭產銷7100萬噸,利潤112億元,稅費65億元;支持脫貧及公益事業24項計1625萬元……
優質煤炭產能近7000萬噸、煤炭生產服務能力2億噸、員工7000多人的新陜北礦業公司,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從全省乃至全國煤炭行業,新陜北礦業都令人關注。
“企業高質量發展,要以社會價值為引領,要追求卓越的綜合績效,要有持續的創新能力……”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指明前進的方向。
在此思路下,陜北礦業公司始終把打造“二優三商”高端一流新型現代煤炭企業,爭做全國煤炭工業的領跑者作為發展目標,全面部署、躬身推進。有努力就有收獲。2018年陜北礦業公司榮獲“中國工業大獎”,2019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循著陜北礦業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足跡,一大批胸懷大局和夢想的陜北礦業人走進社會各界的視野,他們不忘初心使命,奮力書寫了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責任擔當。
2015年至2018年,陜北礦業公司員工人均年產煤1.10萬噸,居中國首位,世界第二。
科技創新,助推了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陜北礦業公司全員工效、噸煤成本、科技強度等連續領先于全國煤炭行業。
2019年4月,陜北礦業公司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全國煤炭系統唯此一家。
陜北礦業公司“一體三制”,下屬企業3家為混合所有制,5家為股份制,1家為全資子公司。陜北礦業公司具備多種機制的管理經驗、制度和人才。
近年來,陜北礦業公司高度重視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使創新驅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力量。
在管理創新方面,狠抓“三型四化”建設,打造了紅柳林礦業公司、檸條塔礦業公司、張家峁礦業公司等國際領先的千萬噸煤炭生產集群,以及龍華礦業公司、韓家灣煤炭公司等國內一流安全高效生產礦井。
在科技創新方面,6.3米大采高智能化開采、智能化選煤廠、智能化裝車系統、煤炭生產專業化綜合服務平臺“煤亮子”等一大批行業領先示范項目落地。其中,與何滿潮院士團隊合作的“110—N00工法”被譽為世界第三次采煤技術革命。
一臺美國進口采煤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當時廠家派來3個專家,用了半個月還沒修好,最后提出返廠維修。神南產業發展公司馮敏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查閱圖紙、現場檢查,很快就找出了問題癥結,排除了故障。
這只是全員創新的一個縮影。在陜北礦業公司,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各級組織的共識,各類人員都具備成長成才的空間和土壤。近年來,涌現了焦悅峰、任保利等一大批“全國技術能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
陜北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群英說:“我們以‘黨建引領、依靠職工、創新驅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工作主線,提質升級,努力建設一個能代表我國煤炭事業發展方向、領跑世界煤炭開采水平的中國現代版‘魯爾。”
煤炭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全國煤炭工業都十分關注的命題。陜北礦業公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開采三無化、立體生態化、全員創客化、產品菜單化、運營數字化、黨建標準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一條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高質量發展模式。高質量發展永遠在路上。
主題教育,找準了發展短板
盛夏的榆林,綠樹成蔭,碧空如洗。
在榆林最美的季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陜北礦業公司正如火如荼。找差距、補短板、解難題、惠職工,成了黨員領導干部首要的工作任務。
“當前,隊伍建設面臨著諸多短板。比如: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設備維修任務不均衡,計劃不準確,導致進口配件儲備不合理,需要陜北礦業公司協調優化部分管理和流程。”
吳群英在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上說:“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對標對表落細落實,以‘三大變革實踐煤炭企業的追趕超越。這也是我們每一個陜北礦業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6月27日,陜北礦業公司班子成員來到榆林市委黨校,參加為期三天的主題教育領導班子讀書班,定下心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
“學字打頭、實字托底,牢記初心和使命,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讀書班上,陜北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龐軍峰深有感觸地說。
7月13日,陜北礦業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及黨員干部40多人,來到米脂楊家溝革命舊址和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在紅色土地感受黨的初心和使命。
陜北礦業公司黨委還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及黨員干部觀看張富清先進事跡《初心永恒》、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蛻變的靈魂》,并赴榆林監獄接受警示教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陜北礦業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對照《“1166”主題教育工作清單》,分別深入各自的黨建聯系點,著力破解企業的發展瓶頸和職工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
主題教育中,陜北礦業公司黨委及八個基層黨委都進行了意見建議征集。共征集意見建議606條,立行立改209條,正在整改問題185條,待整改問題212條。
無論是調研座談會,還是在征求意見表,干部職工的意見建議都讓領導班子成員素顏照鏡子,人人都紅了臉、出了汗,激發了自我革命。
7月15日、22日,陜北礦業公司黨委先后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聚焦意見建議,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責任部門和整改期限。并按照“三公示一測評”機制,從嚴從實推動整改落實。
存在問題整改的越徹底,企業管理的短板就越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就越穩健。這是陜北礦業公司各級領導班子達成的共識,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打開方式。目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
主題教育鍛造了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及成員,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想的力量,開對方子、找準路子。結合工作實際,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和不足,這本身就是一場深層次的自我革命。實踐必將證明,只有把主題教育的成果,最終體現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來,掃清企業發展路上的障礙,企業才能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精準扶貧,彰顯了國企擔當
初心就是情懷,使命就是擔當。
“20畝脆李,今年開始掛果。估計能產3000多斤脆李。”漢陰縣龍埡村貧困戶方康兵笑著說道。
陜北礦業公司主動履行國企責任,2012年,幫扶省“兩聯一包”漢陰縣沙河村精準脫貧。投入幫扶資金40萬元,建成了4.6公里砂石公路和一處飲水工程,幫扶貧困戶182戶536人,2014年全村脫貧。
2014年至今,陜北礦業公司幫扶漢陰縣龍埡村貧困戶453戶1427人,現有貧困戶79戶158人,預計2019年整村脫貧。五年來,幫助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果樹栽培項目,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60多萬元。
“小崔,今天去哪家?過來喝口水再走。”在龍埡村,陜北礦業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崔旭是最受歡迎的人,全村人口、學生、大病、田地等“一口清”。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實踐就有多少動力。
陜北礦業公司地處陜北榆林,龍埡村地處陜南秦巴山區,兩地相距上千公里。但千里之外有親戚,陜北礦業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吳群英、龐軍峰、林寶忠、徐國強等,定期看望慰問貧困村民,成了龍埡村的熟人。
在陜北礦業公司幫扶下,100多畝李子樹得到了嫁接改良,523戶村民學會了水稻直播技術;發展了1000畝優質富硒水稻,種植了50棟大棚羊肚菌,建設了1200平方米草莓大棚;完善了“大棚園區”的配套設施,種植了近百畝富硒蔬菜。
陜北礦業公司扶貧有兩個鮮明特色:扶志和扶智。聯系農業專家到村技術培訓,221人參加了培訓。宣傳陜煤集團就業扶貧信息,1000多人外出就業增收。為愛心超市購買物資,定期走訪慰問貧困戶和困難黨員……
初心與恒心相伴,使命與擔當相連。七年來,陜北礦業公司真情幫扶,讓漢陰縣沙河村、龍埡村的1269名貧困戶實現了精準脫貧。
陜北礦業公司下屬8家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精準扶貧。6月8日,神南產業發展公司為6戶貧困戶修建了兩條村村通道路,每條道路投資均在30萬以上。
中能煤田公司為榆陽區梅家畔村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完成了200畝葡萄栽植,并實施了水肥一體項目工程。
“產業扶貧不是打造一兩個‘樣板工程,而是打造惠及千家萬戶貧困村民的民生工程。”檸條塔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賈小虎說。
檸條塔礦業公司幫扶清澗縣曹家溝村實施小米飴糖項目,今年7月已經正式投產。與此同時,小米飴糖二期深加工項目有序推進,投資80萬元幫助清澗縣配套建設年產2400噸原糧加工廠一座,爭取蘇陜合作資金100萬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陜北礦業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深植初心使命,不忘國企的社會責任,致力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在資金支持、產業帶動、民生改善、精準扶貧、扶智扶志等方面聚焦發力,讓扶貧有精度,脫貧有溫度,發展有深度。
在精準扶貧中,陜北礦業公司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以產業帶動扶貧、以精準施策細化扶貧、以黨建鞏固脫貧,積極探索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國企力量,彰顯了國企擔當、國企風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