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洪威
現階段隨著我國不斷深入實施城鄉居民保險制度,促使城鄉居民保險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具有極高的成就,進而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僅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屬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保障居民生活極其重要的一種制度,能夠使社會公民共同公平無差別的對公共福利進行享有。因此,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需要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制度進行優化,進而確保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新時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存在的不足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積存在差異。根據我國城鄉居民購買與利用傳統養老保險情況的分析,城市的農村保險與農村養老保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雖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包含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與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等,但是這種分類實施的養老保險制度,仍然存在大量的制度問題,從而無法對我國勞動力發展的水平,以及城鄉一體化的需求進行充分的滿足。雖然現階段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逐漸涉及養老保險,促使我國大部分企業與工作人員都越來越重視養老保險,從而對養老保險進行積極的購買。但是根據我國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的購買情況,城市養老保險的購買比例在不斷的增加,農村養老保險的購買比例在減少。因此,在新時期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會嚴重制約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從而導致我國無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2.傳統養老保險的方式過于弱化。現階段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越來越低,導致農業已經不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土地作為農民極其重要的收入來源,已經無法對農民的生活需求進行充分的滿足,以及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城市化的發展,導致農民逐漸失去土地,進而造成大部分的農民都選擇外出務工。同時大部分農民在城市打工之后,選擇留在城市,并在城市中安家置業,以及被計劃生育與老齡化的影響,導致傳統的居家養老已經無法對現在的需求進行滿足。因此,隨著農村的勞動力逐漸向城鎮轉移,不僅導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越來越重要,也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實施越來越緊迫。
3.政府財政的承受能力較差。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而且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直接限制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繳納,進而導致在農村無法充分發揮養老保險制度的作用。同時城市養老保險與農村養老保險所繳納的費用也存在不同,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總量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繳納相同的費用,城鄉養老保險一體化會影響城市居民的養老保險待遇,從而造成城市居民對養老保險的繳納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在城市與農村的資金來源、統籌方式與保障形式方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資金來源方面城市養老保險主要是由國家、企業與個人三方進行承擔,但是農村養老保險需要農民個人進行繳納;在統籌方式上,城市養老保險的統籌由省市一級進行負責,而農村養老保險的統籌則是由縣鄉一級進行負責;在保障形式上,城市養老保險的繳納屬于強制性的,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屬于農民自愿的。農村養老保險的保障,需要縣、鄉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因為大部分農村居民繳納不起養老保險的費用,就導致越貧困的地方,地方財政越薄弱,農民越貧窮,從而無法對農村居民的老年生活進行有效的保障。
4.無法實現社保基金在監管與增值方面的預期目標。為確保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穩定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科學的監管,以及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與增值。而且,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制度,國家需要安排財政專戶,對集中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進行封閉式的管理,在沒有相關機構提出購買國債、其他用款,以及轉存定期存款的申請,不得隨意使用與管理財政專戶內的養老保險基金。雖然上述情況可以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進行保障,但是會發生社保基金隱形縮水,以及隱形風險的現象,不僅使管理局越來越擔憂,也引起社會公眾的重視。同時,主要是由地方政府部門,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進行財政專戶封閉式的管理,確保在保險基金管理者與投資者相同的情況下,不會發生變相挪用的現象,進而使投資利潤收益得到提高。并且保險基金投資的增值途徑主要劃分為轉存定期與購買國債兩種,雖然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是沒有較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導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無法對利率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以及無法對通貨膨脹的壓力進行抵御,導致養老保險基金會存在“收不抵支”的情況,進而造成養老保險基金發生資金使用的風險。
二、新時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優化策略
1.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調整機制進行完善。在設置個人繳費標準的過程中,需要極其重視個人的承受能力,以及相應對應的養老金水平是否可以對基本養老的需求進行滿足,而且根據長遠的發展規劃分析,需要緊密結合當地城鄉居民上一年度的人均純收入,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對繳費檔次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進而促使參保人可以對養老保險進行自主的選擇。同時所設置的繳費比例,需要對參保人繳費能力的大小進行體現,通過對更加完善的個人繳費與收入之間的聯動增長機制進行建立,進而確保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的發展。并且需要對財政繳費的補貼進行梯度設計,對多繳多得的財政傾斜力度進行增加,確保參保人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較高的養老金繳費檔次進行選擇。因此,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需要對倒金字塔的梯度管理形式進行使用,以及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政策與規定,在個人賬戶中對財政資金補貼進行計入,進而對個人效率性養老保險金進行有效的增加。
2.對完善的養老保險金待遇的長效增長機制進行建立。在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的財政承受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以及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制度的實施目標,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不僅可以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的籌資水平與待遇水平得到提高,也可以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的服務管理能力與監督保障的增值水平得到提升。所以,需要關聯基礎性養老保險金與居民的收入情況,確保通過對更加完善的財政補貼資金補助的形式進行建立,對養老保險金的動態增加機制進行實現,從而使養老保險金能夠更加經濟的發展水平與收入增長得到同步的增加。
3.對完善的養老金保值與增值機制進行建立。為確保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的安全、保值與增值得到提升,必須對養老保險金的管理責任主體進行明確,以及財政部門需要對養老保險金的監督管理職能進行積極的發揮。而且經辦機構可以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合理的選擇保值銀行進行保值與增值,以及在財政部門同意之后,對轉存的申請進行提出,按照相關的流程對轉存進行辦理,進而使增值空間得到提升。同時,通過結合信息、人才與投資能力的情況下,需要對基金的上繳進行積極的考慮,確保由省級主管部門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保值與增值,以及對責任進行明確。并且需要對相應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監管制度進行建立,促使可以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的投資限制政策進行制定,從而確保我國可以更加順利的產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綜上所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屬于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我國社會穩定與社會公平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行充分的滿足。同時隨著我國國民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導致我國養老問題越來越嚴重,雖然城市與農村居民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制度與權益是一樣的,進而可以大力推動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所以,需要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調整機制進行完善,以及對完善的養老保險金待遇的長效增長機制進行建立,進而更加利于我國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進行實施。
(作者單位:上蔡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