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勇
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主要是指針對財務管理控制權,在總公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總公司可以對各個分公司進行有效控制和指導,集中整合集權和分權,作為重要的集權模式之一,主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可以促進資金籌集和運用等工作的順利進行,而對于分公司來說,在總公司規定的范圍內,其財務控制權利主要體現在籌資權和投資權等方面。現階段,基于成長背景視角進行分析,我國企業的發展主要借助于計劃經濟條件,其所處的經濟環境,可以了解到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高度的適用性,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不容忽視。
一、企業集團內部財務控制的相關概述分析
1.企業集團所處的發展階段。我國諸多企業集團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集團公司制定的集團發展戰略,尚未在集團內其他成員企業得到認同和實時,各個成員企業在資金配置和市場定位等方面,其合力尚未形成,很難與規模經濟要求相符,且缺少成熟的,完全分權控制的條件。因此,母公司必須要將各個子公司的集權控制落實到位,結合產權關系,促進子公司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具有高度的適用性,尤其在企業集團的內部財務控制方面。
2.企業集團組織結構的特點。針對企業集團組織結構特點進行分析,應用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也是至關重要的。在企業集團中,母子公司占據著強大的地位,而且事業部或職能管理單元的企業集團也比較多,諸多大企業集團也大大提高了對應用相對集權的財務控制模式的應用。而對于小企業集團來說,應用職能型的組織結構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在現階段,民營企業集團發展速度極其迅猛,民營企業集團,大都對家族式集權管理進行了應用。因此,基于總體視角,組織結構的特點,在相對集權的控制模式中具有高度的適應性。
二、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存在的問題
1.很難正確掌握集權和分權的限度。對于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來說,屬于集權分權相結合財務控制模式,但是在企業集團實際運用過程中,并不是十分了解哪些權力應該集中或分散,而且對于如何確定集權和分權的程度也比較陌生。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各項決策權的集中化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所有權力的下放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必須要結合重要性程度,合理取其決策權,避免集權過渡或分權過渡等現象的出現。
2.缺少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其形成主要得益于母公司的投資和收購等方式,所以有著較為清晰的集團內財務關系,也可以有效形成公司治理機制。我國一些集團的形成并不是產權聯結的,如果集團的產權關系比較顯著,也主要是由于行政劃撥造成的,所以一些企業集團的公司治理結構較不完善。首先,部分企業集團對董事會進行了構建,但是董事長和總經理兼職問題經常出現。其次,通過競爭市場,對經營者的間接控制,很難形成經理人市場。
3.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難以保證。財務信息,借助價值形式,可以將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充分反映出來,所以借助財務信息,可以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有效評價,并對企業發展前途進行預測和分析。現階段,在一些企業集團中,諸多成員企業需要對集團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上報,很難確保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而且由于集團財務會計制度的完善性不足,缺少規范化的會計科目設置,一定程度上極容易導致財務報表無法對真實財務信息進行體現,進而很難確保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4.財務監控機制嚴重缺失。現階段,一些企業集團財務監督力度嚴重不足,內部會計監督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內部審計也尚未落實到位。同時,外部經濟監督的實施力度也嚴重缺失,國家審計與規范性要求較不相符,很難發揮出社會審計的作用。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由于缺少完善的企業集團監控機制,尚未做好全方位、多角度領域地監督財務活動,從而很難對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進行充分掌握。
三、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的改進措施
1.制定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①加強董事會職權。對董事會的職權進行深入分析,公司治理結構的構建主要圍繞董事會進行,董事會對外和對內分別代表公司從事的各種活動、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活動等,董事會在企業財務決策和控制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機制視角,對于財務控制來說,主要是指出資人控制企業財務活動。要想將財務控制模式的完善性體現出來,可以充分體現出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性。企業集團要將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落實到位,首先,要結合社會化和專業化,加強董事會制度的構建,將股東大會對經營者的監督效用進行充分體現。而在董事會中,其人員構成至關重要,通過對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經驗進行分析,董事會必須要提高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進而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社會化和專業化分別代表引入外部獨立董事、形成專業委員會。在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中,董事會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主要討論相關問題,比如企業經營范圍、產品方向、生產規模等。②完善內外結合的董事制度。內部董事的產生,主要借助于股東大會,所以內部董事可以代表股東。外部董事屬于專家型人員,在特殊經歷、專業技能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可以避免內部董事缺陷的出現,尤其在知識和能力等方面。加強內部董事建設,集中整合內部董事和外部董事等,確保內部董事和外部董事比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其中,要控制好外部董事的人數。此外,外部董事還要提高對參與董事工作權限的熱情,將良好的工作環境創造出來,避免受到經理班子和內部董事的影響,確保外部董事對相應的職權進行行使。
2.提高財務信息質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財務信息報告制度。企業集團要加強財務信息報告制度的構建,各個子公司在重大經營決策之前,要確保母公司所熟知。在事后報告中,要將各子公司定期向母公司報送月報、季報等內容涵蓋進去,并對相關借款和債務擔保情況進行報告。其次,要提高對建設財務信息化的高度重視。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信息系統,與會計電算化之間的區別比較顯著,主要是指要加強財務控制模式的構建,將集中化和統一性特點體現出來,將計算機網絡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注重企業財務結算中心的構建,并不斷提高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集中控制水平,借助信息技術,確保財務集中控制的有效落實,并確保良好的資金監控效果。報表制要更改為并賬制,借助系統集成,確保全公司一本賬的實現。因此,必須要重新改組原有的財務流程,創新原有模式,進一步規范財務控制制度。
3.加強財務監督機制的構建。①注重集團財務監控體系的構建。要加強審計監督體系的構建,明確審計委員會、相關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將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充分體現出來,而對于內部審計師和社會公眾,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內部審計師要定期上交審計報告,確保審計委員會所熟知,將內部審計師的獨立性充分體現出來,審計委員會監督內部審計活動,并對內外關系進行協調。同時,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要注重相關財務方面信息的提供,以便于社會大眾了解情況,審計委員會要負責管理報告的內容和相關會計處理方法。②改進監事會的監控職能。首先,要將董事會的獨立性充分體現出來。在財務方面,要確保高度的獨立性,在整個公司行政經費中,必須要明確規定監事會預算支出,加強對銀行獨立賬戶的設置,免去董事會決議撥款這一環節,以免在經費的影響下,對監事會行使監督權造成影響。其次,在人事方面,也要將獨立性體現出來,股東會要確定好監事的人選。
四、結束語
總之,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加強相對集權財務控制模式的應用勢在必行,可以不斷提高企業集團財務控制能力,使企業集團具備高度的市場競爭實力,進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有較高的競爭優勢。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得邦進出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