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冰

作為東盟唯一的內陸國家,老撾沒有發展漁業和海上貿易的便利條件,所以一直以農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經濟發展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比較緩慢。不過,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老撾懷揣著從“陸鎖國”邁向“陸聯國”的夢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日,老撾副總理宋賽·西潘敦在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接受要人高端專訪時表示,老撾作為一個內陸國家非常愿意跟周邊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尤其是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及東博會平臺,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
共建“一帶一路”,中老合作成果遍地開花
“我非常贊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自從2013年提出以來,包括老撾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正在積極推動和配合,因為它可以推動雙方的經貿和人員往來,讓合作越來越密切。”宋賽·西潘敦如是說道。
據宋賽·西潘敦介紹,近年來老撾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與中國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并推動了許多合作成果落地。
“雙方在老撾最有影響力的合作項目就是中老鐵路。目前,中老鐵路的建設已經完成了74%~80%。另外比較有影響力的項目就是由中國云南建投集團投資建設的從老撾首都萬象至中老邊境磨憨/磨丁國際口岸的高速公路項目,現在這個項目已經開工了,按照我們的規劃,這條高速公路可以與中老鐵路一起在2020年完工。”宋賽·西潘敦說,屆時,這些項目可以進一步深化雙方的經貿合作及推動人員往來,老撾也得以從“陸鎖國”走向“陸聯國”。
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老兩國在經貿、旅游、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其中,2018年中老雙邊貿易額達34.7億美元,同比增長14.9%;赴老撾的中國游客人數超過80萬人次,同比增長26%。目前,中國已成為老撾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外來投資國,以及第一大游客來源國。
“在此基礎上,我希望邀請更多中國游客、企業家到老撾觀光、考察及投資。”宋賽·西潘敦說,尤其今年是中國—老撾旅游年,希望在中老兩國的推動下,2019年,中國游客到老撾去旅游觀光的人數能超過100萬人次。
東博會一年比一年好
“每年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的東博會一年比一年好,水平越來越高。以前東博會剛舉辦的時候規模很小,參展人員和產品也不是很多。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東博會充滿了現代化科技化元素,企業參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產品越來越豐富。”宋賽·西潘敦說。
同時,他還表示,在東博會的推動下,老撾等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合作也日益密切。不僅是東盟國家到中國來開展合作,中國還通過這個平臺開拓東盟市場及到當地投資建廠,助力老撾當地經濟發展。
“比如說以前老撾的茶葉一生產出來就用簡單、原始的包裝裝好,直接帶到中國市場來銷售或者參展,但是隨著老中兩國合作的深化,有不少中國企業直接在老撾投資加工產業,可以讓產品的包裝更加美觀、效益更加高。”宋賽·西潘敦說,在今年的東博會上可以看到老撾產品的包裝做得很好,紅木等產品的質量也更加高。
因此,他也希望東博會可以繼續發揮其作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橋梁作用,讓更多中國企業、產品“走出去”,也讓東盟國家與中國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聯系編輯:78724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