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紫芳

山水相連的中國與東盟,有著獨特的魅力。想要讀懂這個區域各個國家的風情,需走進他們那沉淀已久的文化與歷史,傾聽柬埔寨吳哥窟的梵音低語,感受文萊奧瑪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的寧靜致遠,領略馬來西亞黑風洞的莊嚴肅穆,甚至是坐在中國成都某處不起眼的茶館中享受片刻清風翠竹帶來的安逸。
醉人的景色與行走的樂趣似乎永遠離不開文化底蘊的鋪陳,沿途的風景之所以美麗大多源于它背后動人的故事,如何讓文化與旅游緊密對話,實現中國—東盟文旅融合發展,也成為了人們密切關注的話題。
打開窗口促交流,平臺助力書新章
2019年9月20日,第14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中國南寧舉行。本次論壇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為中國與東盟各國文旅合作對話搭建平臺,助推中國與東盟各國文化旅游共同繁榮。
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的重要系列活動,一直以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為推進區域文化和旅游合作,促進中國與東盟文化和旅游關系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張旭認為,本屆論壇將為各國探討文化和旅游互促互榮關系,交流各自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實踐經驗搭建一個良好的舞臺,進一步深化雙方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務實合作。
文化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借鑒,因借鑒而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范曉莉認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在文化產業、藝術創作、文化遺產、公共文化、文化人才、節慶活動、藝術教育等多個領域的深入交流,為展示和傳播文化之美搭建起廣闊的舞臺,使各方之間更好地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發展友誼、深化合作。
在互聯互通的時代,文化和旅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因素。泰國文化部副部長巴拉梅·安披切表示,旅游不能局限于自然資源的開發與本土文化的利用,相反地,我們需要加強文化的相互學習,共筑一條通向成長與包容的未來之路。
馬來西亞旅游、藝術和文化部秘書長拿督依斯漢·依薩表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更加堅定了馬來西亞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馬來西亞旅游、藝術和文化部及相關部門與中國建立同行的戰略伙伴關系,將有效推進雙方發展需求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目標。
在此次論壇上,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表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已成為推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的重要平臺。中國—東盟中心將與各方攜手,推動中國—東盟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促進民心相通,深化務實合作。
借力“一帶一路”,聚焦文旅融合
近年來,“‘一帶一路旅游熱”持續升溫。如何利用好這個平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中國—東盟文旅融合的有益合作,讓雙方民眾享受到更為豐富的文化生活成為了本次文化論壇討論的熱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甘霖表示,廣西文旅融合發展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健全的機制保障。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廣西將深耕東南亞市場,做好文旅對外交流融合大文章。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契機和中國組建文化旅游部的新形勢,中國駐緬甸聯邦共和國、泰王國前大使管木認為今后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旅游機構應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進一步加強文旅融合發展的機制建設和能力建設。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起源于中國,屬于全世界,扎根于歷史,放眼于未來。柬埔寨文化藝術部副國務秘書菲爾·諾里斯相信,“一帶一路”不僅有利于推動中國與東盟的文旅融合與發展,還能夠把亞洲文化推廣至全世界。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亞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菲律賓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奧蘭多·博卡林·馬格諾希望通過這次會議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在國家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我們的文化遺產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緬甸宗教事務和文化部副司長哈寧溫茂相信,與 “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可以令更多人了解緬甸的傳統文化。
無論是在歷史、經濟、文化還是在旅游方面,絲綢之路都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西蒙·希金斯和泰國宣素南他皇家大學董事會主席馬生財都高度肯定了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作用。
馬生財說,泰國人民相信,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合作,不僅能拉近兩國人民之間的距離,更能使雙方友誼長存。
傳承民族文化,打造品牌賣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強調對于文化發展與傳承不能數典忘祖,要將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和精神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力量。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鮮明的氣質與獨特的“指紋”,在歲月的沉淀中散發出歷久彌香的別致韻味。獨一無二的民族元素在文化旅游的發展過程中也構成了它的核心競爭力與獨具特色的品牌賣點。
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吳學斌認為,沒有文化元素的旅游等同于動物遷徙。想要讓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就得發展以文化內涵為核心的旅游事業。
旅游體驗必須可視,因而文化旅游必須實現物化。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孫小榮認為,文化即記憶,記憶即場景。他指出,構建場景要講究故事性和象征意義,只有通過場景將文化傳播出去,文化才具有當代價值。
廣西北海市副市長黃江與南海一號博物館原館長馮崢,分別從北海的歷史文化亮點及北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獨特身份兩個角度,闡述了北海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的優勢。
新加坡劇團“海燕等人”藝術總監林海燕與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陳列部主任阮國平,則分別就新加坡的三大特點和越南俄厄文化遺址的研究與保護,對文旅融合發展展開了深入思考,引發了在場嘉賓和觀眾的共鳴。
據悉,作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2019中國(廣西)—東盟文化旅游周也在廣西南寧舉辦。活動期間,還開展了2019年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第21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系列活動、廣西全域旅游大集市、方特東盟神畫首屆東盟文化節等活動,與會嘉賓和游客在豐富的活動中體驗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多彩文化,增進了互信合作。
·聯系編輯:8748474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