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金秋9月,對于關注中國—東盟合作的人來說,是期盼已久的一年一度“東博盛會時間”。
時間的指針撥到9月21日上午,地理的指針指向中國的南方綠城南寧,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大會盛大啟幕。今年東博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繪合作愿景”為主題,精雕細琢,共拓未來,構建共贏格局,鋪展“中國—東盟2030年愿景”宏偉藍圖。
主題國與特邀合作伙伴 精彩交相輝映
伴著動聽的音樂,主題國印尼,以及特邀伙伴國波蘭的藝術家們來到了開幕大會現場,為大家帶來獨具特色的歌舞表演。賞心悅目的展演,讓人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千島之國的無限風情,以及歐洲文明古國波蘭的無限魅力。
印尼、波蘭,同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波蘭是歐洲的“十字路口”,是進入歐洲的門戶。2000多年前,波蘭就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而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曾經過印尼,并多次登陸爪哇島,傳下了一段段友好往來的美麗佳話。
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從美麗的千島之國——印尼傳向世界。6年后的2019年金秋,共建海絲的發起地——印尼再度出任東博會主題國,來到中國—東盟共建共辦的東博會舞臺中央,帶給矚目者全新的精彩。
再次出任東博會主題國,印尼高度重視。印尼總統特使、海洋統籌部部長盧胡特親自率團出席第16屆東博會及參加系列重要活動,并在開幕大會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印尼貿易部部長恩卡迪亞斯托·盧吉塔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共同主持東博會開幕大會,讓中國與印尼、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最強音通過這方寸舞臺,傳向世界。
2019年,是中波建交70周年,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中“17+1合作”的帶動下,中國與波蘭兩國在貿易投資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波蘭也在今年成為了首個出任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的歐洲國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在開幕大會上,特邀合作伙伴波蘭企業與技術部國務秘書馬欽·奧切帕發表了致辭。此外,于9月22日舉辦的波蘭國家推介會,更是盡顯波蘭的投資魅力和人文風采。
企業大咖云集 助力資金融通
“一帶一路”,應者云集;東博盛會,高朋滿座。“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精彩在東博會舞臺延續的同時,東博會也成為“一帶一路”各領域合作的名企、大咖重視并積極參與的平臺。
當開幕大會上,“雷軍”這一名字從主持人口中脫口而出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作為企業家代表出席第16屆東博會,并在開幕大會上發表了演講。這是東博會服務中國—東盟商界合作、搭建政商溝通橋梁的新成果,有效傳遞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聲音。
近年來,東博會不斷探索服務商界的合作模式,通過邀請阿里巴巴、京東、小米、太平洋建設等知名民營企業參會,加強民營經濟的參與和合作,成果豐碩。2016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出席第13屆東博會并在開幕大會發表演講,開啟了民營企業加入服務中國—東盟合作的新進程。
在此次開幕大會上,還有一位嘉賓引人關注,他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這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負責人首次出席東博會并發表演講,這標志著東博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邁出新步伐。
東博會致力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歷屆東博會均通過設立金融展區,舉辦金融類系列論壇等措施,務實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此次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出席東博會,將有助于中國—東盟重大項目獲得更多金融支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資金融通取得新成效。
媒體交流合作 跨越山海之約
2019年是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作為開展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中國與東盟各國媒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媒體交流也成為東博會發展道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開幕大會上,一個特設環節引人關注:中國和東盟各國媒體主管部門部級領導上場,共同啟動“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中國—東盟電視周”。隨著嘉賓手按啟動裝置,裝置亮起,中國—東盟的“精彩視界”成功開啟,中國—東盟媒體交流5年合作計劃也由此啟動。
不僅如此,第16屆東博會期間還舉辦了首屆中國—東盟電視周,包括首屆中國—東盟電視周啟動儀式暨中國—東盟影視金曲盛典、中國—東盟媒體合作成果展、中國—東盟優秀電視片展播、中國—東盟廣播電視及新媒體論壇暨電視交易會等在內的數項活動,精彩紛呈,全方位體現了中國—東盟媒體交流的盛景。
回溯歷史,“一帶一路”蒼茫遠道的馬車上、浩瀚海洋的船只中,不僅滿載絲綢和茶葉,還承載著沿線各國的文化和精神。千山萬水產生的是路途的遙遠,卻割不斷心靈的紐帶,中國和東盟的溝通往來從未停止過。
放眼當下,中國—東盟相聚東博盛會,媒體的合作也如同從弱到強的信號,傳播著共促和平、共謀發展的故事。以合作為紙,以共贏為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畫卷需要媒體用全新的方式去繪就。
長卷飛舞書錦繡 陸海交織赴前程
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絲綢之路,既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輝煌,又向新時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帶一路”如何開啟全新的歷史和現實維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闡述“一帶一路”時曾經講到,共建“一帶一路”已完成總體布局,下一步要“走深走實”,從“大寫意”到“工筆畫”。2019年是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開局之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由“大寫意”轉為“工筆畫”的第一年。
開幕大會上的一部主題短片,用觸動人心的方式傳遞出“一帶一路”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宏偉魄力,讓人思考,引發共鳴。
紙、紙雕、拓印,貫穿這部主題短片的始終,勾勒出“一帶一路”合作的清晰輪廓和深厚內涵。紙——源于中國,惠及世界,如同“一帶一路”倡議,象征了文明與發展,鋪陳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大起筆。紙雕——工藝細致美觀,效果活靈活現,是精雕細琢的完美體現,恰如其分展現了中國與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五通”成果。拓印——古老的紙上復刻技藝,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表達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合作成果的分享與傳播。
短片結束,啟幕臺升起,只見中國和東盟嘉賓用拓印工具在啟幕裝置上完成拓印動作,為白描刻板增色,“五通”成果由純白逐漸變為彩色,在大屏幕中拼接成卷。一條五彩“2030年愿景”長卷從舞臺上方飛過現場,上面繪制11國重點建設項目,象征著一幅互利共贏,合作共享的未來藍圖,正在不斷刷新并迎來新的起筆。
“精雕細琢、共拓未來”,長卷飛舞書錦繡,陸海交織赴前程。“一帶一路”穿越時空而來,在東博會平臺交織出全新的精彩,而中國—東盟合作之心,則如大海中的高聳燈塔,任憑驚濤駭浪長明不熄。
·聯系編輯:381428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