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良
摘要:新時期的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夠幫助我們積累寫作經驗,提升寫作技巧。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突破原有的教育瓶頸,優化閱讀教學策略,高效合理地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千百年來的實踐告訴世人一個萬古不變的真理:要想能文,必先多讀。由此可見,閱讀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把閱讀教學放在整個語文教學的第一位。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實踐經驗,剖析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存在問題,探討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可優化策略。
1立足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提升學生閱讀感悟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環節之一,良好的閱讀教學能夠確保小學生的漢字儲備,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最終提升漢語使用能力。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語文教師仍秉持著傳統的教育理念,閱讀教育難以達到既定目標。語文是社科類學科,答案相對多樣,尤其在閱讀層面,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學生因為自身的生活經歷不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當學生閱讀文章后的感悟與教師的不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鼓勵學生敢于突破所謂的標準答案,尋求自己對文章的真實理解,這樣才能確保閱讀教育達到新課改的要求[1]。
2利用學生固有的好奇心,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小學生年齡小,求知欲強,對新奇的事物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個固有的好奇心,增加激趣閥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挑選一些新奇有趣的文章或書籍選段來充實教學內容。如,在《海底世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挑選《海底世界》原著中的一些精彩選段讓學生閱讀,這樣就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會迫不及待地想去閱讀原著。教師還可以適時推薦學生閱讀熱銷小說《海底兩萬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養成喜愛閱讀的好習慣。此外,在教學中增加表演、講故事、情境劇、課本劇等環節,對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起到助推的作用。例如在學習《漁夫的故事》這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能讓學生更加喜歡閱讀文章。
3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熱情
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在閱讀時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為了讓小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閱讀材料上,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積極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根據小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他們的閱讀材料和方式,如做游戲和講趣味故事等。如,本人在教學《金字塔》這課時,教學主要環節是講解介紹金字塔,若只是單純地帶著學生讀課文,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為此,我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播放與金字塔相關的視頻,并且在講解課文時,把課文內容和視頻相結合,把抽象的文字轉換為直觀的影視資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熱情,閱讀效果立竿見影。
4堅持課內課外結合,連續積累閱讀定量
當前,部分語文教師仍秉持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大量的練習和以課堂為中心的講解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教師將教育重心放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關注較少,學生的閱讀無法在課堂上形成連續性。除此之外,新課標要求小學生必須積累一定量的閱讀詞匯,但由于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堂閱讀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布置一定的課外閱讀任務,并給予必要的課外閱讀指導。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做到主動閱讀課文,并推薦適合他們身心發展水平的書籍。比如在學習完《狼和小羊》這篇課文后,可以布置學生課外閱讀《格林童話》,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其次,要想讓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教師必須重視家校聯合,建立起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渠道,讓家長督促學生閱讀,家校聯手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5結合實際生活經驗,科學合理設計作業
要想提升閱讀教育的效果,語文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好作業。科學合理的作業,對閱讀教學的效果起到助推的作用。教師在布置閱讀作業時,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這樣既能確保閱讀作業的完成率,還能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如學習了《烏鴉喝水》后,我布置了繪畫作業,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烏鴉為了喝水所做的各種努力畫出來。這樣的作業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繪畫水平[2]。
6結語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立足于實踐,從新課改的新要求出發。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式,確保語文閱讀教學符合時代需要,將祖國源遠流長的漢語言文化傳承下去,為提升我國文化自信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常斗萍.小學語文教學對情感教育的應用對策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v.5(20):324-325+342.
[2]武曉燕.農村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005(037):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