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太
估算意思是大致推算。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估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估算,是指計算、測量時無法也沒有必要進行精確計算或測量,為了先大概地判斷之后檢驗計算或測量結果的正確性,在精確計算或測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計算辦法,是對數量關系做合理的大概的推斷。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廣泛應用。估算在社會上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從小學好估算,在解題時把估算都用起來,避免算出不可能答案,這樣正確率就比較高。再有,大數目的粗略估算,對于數目較大的計算,先求出精確數的近似數,通常保留最高位或次位,然后用口算求出這些近似數的和、差、積、商。一般不求出精確的得數,只要求達到得數的高位數與精確得數高位數相同或相近的數。取近似數時,可借助湊整的辦法,如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等。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估算和怎樣進行估算。如:一支茅臺酒986元,要買4支需要準備多少錢?會估算的人,很快就想到至少要準備4000元。
下面,我就結合我多年的小學教學實踐,從“估算意識”“估算習慣”“估算方法”和“估算能力”等三方面來談一談。
一、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小學階段,要求學生“具有初步的估算能力”,一開始我們對學生應著眼于估算意識的培養。估算意識是指當學生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懂得什么情況宜于估計而不必作準確計算,并以正確的算理為基礎,通過迅速合理的觀察和思考,在眾多信息中尋求一批有用的或關鍵的數學信息,從而得到盡可能接近理想狀態的結果。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和強化估算意識,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們可以從如下兩方面來培養他們的估算意識。
1.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要求學生經常運用估算法來猜想數學規律、探尋解題思路、檢驗解題思路和檢驗解題結果等,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或精確計算較難取得答案的問題,在心理體驗中感受這一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主動探索估算的方法,增強估算意識。教學時,可以設計一些學生利用精算無法或者很難找到答案的問題來讓學生解決。如:估計學校操場的面積估計一篇文章的字數,估計學校旗桿的高度,估計全校學生的人數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利用估算解決問題要比精算更簡單、更有效;使學生體會到估算的妙用,加強學生利用估算的意識。
二、養成學生估算習慣
估算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教師長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和訓練。然而,不少教師認為,現行教材出現的估算內容少,訓訓練的機會不多。其實不然,教村中估算題材是很豐富的,無論是計算、應用題,還是幾何、量的計量,只要教師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識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細節,隨時、隨“材”都都可以進行估算訓練的。
三、教給學生估算方法
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熟悉一些常見的計量單位,真正了解其長短、大小和輕重等,并在頭腦中建立起相應的表象,如1米大約多長,1平方米大約多大,1千克、100克、50克大約多重等;還要讓學生掌一些四則計算結果的規律,如加法運算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數;減法運算的差(或減數)不大于被減數;乘法運算中如有一個乘數小于1,則積小于另一個乘數:除法運算中,某數除以一個小于1的數(零除外),則商大于被除數,某數除以一個大于1的數,則商小于被除數等)。小學數學中的估算主要是圍繞著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進行的,學會這四種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估算能力的基礎,當然,這幾種基本佑算方法往往是交叉綜合運用的,而不是截然分開的。
四、訓練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以口算、筆算為基礎,而估算的靈活運用反過來也會促進口算、筆算更加熟練、準確,所以在教學筆算時,合理滲透估算,不僅使枯燥的計算變得富有生氣,而且對估算興趣的培養和習慣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口算訓練時,估算大多是通過口算進行的,比較靈活簡便,它可使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迅捷的判斷力,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的觀察比較,對問題作簡約的推理后,接觸到問題的本質,使問題得以解決。
2.計算教學時,學生一般都擅長于精確計算,對估算的作用與價值,沒有真實的體驗與感受,從而使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都感到“不習慣”。具體表現在:為估算而估算,要求估算結果卻用精確計算等。因此,如何讓學生體驗到估算的價值與作用,弄清精算和估算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估算,是我們進行估算教學的目的。
3.概念教學時,對于小學生來說,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估算是物體的長度,面積、體積。如:可參照1個單位的量(如1平方米、1平方厘米等),估計教室地板和數學書本面積的大??;或利用就近的實物作為參照物,如觀察身邊的固定長度(如 1步長、1臂長等)。
4.解決問題教學時,通過估算,從而判斷一些運算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如,一部抽水機用3升汔油可抽36立方水,抽480立方水需要多少升汔油?這類數學問題,如果估算一下,結果肯定大于 30升,若得出小于30升,則答案毫無疑問是錯誤的。此法多適用于應用題的解答和檢驗。
總之,估算的運用是廣泛的,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良好的習慣與意識。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估算情境境,培養估算的意識,鍛煉估算的能力,讓學生養成估算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