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本次高中課程修訂的一大亮點便是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更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所具備的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
一、學科核心素養解讀
所謂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學習相應學科課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科核心素養,可以說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課程標準增加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與目標,為教師進一步踐行新課程理念,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作為高中九大學科之一的思想政治學科,不僅是一門傳授知識的學科課程,更是一門立德樹人的課程,肩負著培養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基于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德育課程的學科特點,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素養被確定為以下四個方面,即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高中政治學科素養的提出,給廣大政治教師提出了明確的學科培養指向,但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依然被采用,存在著重知識講授,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的問題。為了進一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本人試以《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一課為例,對相關策略方法進行探討。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方法
(一)巧用時政熱點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培養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可和贊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青年一代是否具有政治認同,是否成為有信仰的公民,不僅關系到他們未來生活是否有精神支柱和價值追求的問題,更關系到中國未來的走向問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多關注時政熱點,將目光由狹小的校園轉向廣闊的世界,關注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世界的發展。高中政治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是一門時政性非常強的學科,具有與時俱進的特質。可以說,豐富多彩的時政熱點素材為活躍政治課堂氣氛、開闊學生眼界,增強政治認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一課的講授,就可以當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背景去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可以設置兩會時政競賽題,以學生競賽的形式進行導入,引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再以時間為線,即在回顧會議主要議程的過程中去講授相關知識。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如親臨會議,能夠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國家大事,關注國家政策的走向,命運的走向,進一步增強政治認同。
(二)設置自主探究環節,培養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們在實踐活動、思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辯證、獨立、批判的行為特征和品質。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能獨立思考、辯證思維、理性批判。因此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自主探究的學習環節,去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質疑、創新,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一課,關于全國人大的性質、地位、常設機關知識的講授,可以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將課本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標記,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關于人大四大職權的區分,可設置“判一判”的環節。可先向學生展示各職權與具體案例錯誤的連線關系,再讓學生去判斷、質疑與修正。關于人大代表的四大權利與人大四大權力的區別知識的講授,也可讓學生自主區分、歸納,樹立《政治生活》模塊需注意區分不同主體的意識。新課講授完畢后,在課堂小結環節,可改變教師替學生總結知識的傳統方式,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從而形成知識網絡。這不僅有利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概括能力,進一步培養其理性精神。
(三)以本土化合作探究活動為載體,培養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的認可、崇尚與遵從,是關于法治的思想、知識和態度,主要包括規則意識、程序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等。公共參與,是指公民主動有序參與社會主義公共事務和國家管理,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的意愿與能力。在政治課堂中可以本土化資源為切入點設計合作探究環節,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
(四)借助課后探究,升華四大學科核心素養
一堂好課,不僅在于課堂上的傳道授業解惑,更在于能否將思考延伸至課后,深化課堂。在課堂教學結束之際,可設置課后探究環節,讓學生在相關情境中進一步思考,從而讓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以升華。
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一課,在課堂結束前可展示習近平主席對廣大青年的寄語并引導學生朗讀寄語。在這一良好氛圍中,繼續展示最后一環節的主題:“揚青春,寫人生:請結合十九大習近平對青年的寄語,談談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你將如何為中國夢的鑄就與新時代的建設添磚加瓦,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中,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學生將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相結合的意識得到培養,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四大學科核心素養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方向,努力培養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是廣大高中政治教師任重而道遠的重要使命。而在政治課堂教學的道路上探究更多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方法,也是廣大高中政治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