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語文新課標總目標說“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語文課離不開閱讀,親近文字,披文入情,賞文入境,研文學法,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語文課必須重視一個字——“讀”,如何去讀呢?
一、語文課“文本閱讀三部曲”
(一)親近文字,讀出文章“寫什么”
語文課上,每接觸到一篇新的作品,我首先讓學生去閱讀,一人一段賽讀,做到:讀準字音,讀準句讀,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重復。當堂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然后說一說作者想要傳達什么樣的內容,從而以“讀”解決文章“寫什么”的問題。
(二)走進文本,讀出“怎么寫”
當學生讀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我們就可以引領學生去自由閱讀,讀出文章的美,讀出文章的人物形象,讀出文章的藝術特色。勾畫要點,欣賞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段,看一看作者如何布局謀篇,如何表達立意,小組交流說一說,議一議。個性化閱讀是學生獨特的生命體驗,生活環境不同,成長閱歷不同,欣賞視角不同,審美能力差異等,學生的感悟往往都是獨一無二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一次以“讀”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三)走近作者,讀出“為什么寫”
語文新課標總目標的第一條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質量,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可見語文課應該是對生命成長的指引,讓學生思想接受洗禮,情感得以升華的課堂。所以語文課要重視閱讀,在了解內容,欣賞人物,剖析事件,學習藝術手法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閱讀,延展式的閱讀,善于引領學生穿越時空,與作者對話,讀出作者的思想,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作者的品格,同時讀出自己的獨特感悟,這是語文閱讀的最高境界,讀出作者,讀出自我。從而讀出文章“為什么寫”。
二、語文課閱讀“百花齊放”
(一)范讀,讀出作品的情感之美
語文課的范讀是必要的,因為語文課所選的作品多是成人之作,而學生還是少年,憑著他們的人生閱歷,一般很難讀出作品的神韻。比如詩歌《鄉愁》中的情懷“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這種撕心裂肺的詩句,有的學生讀的時候竟然笑出了聲,如同兒戲,所以老師深情真摯的范讀,才能讓學生初步感悟那種母子陰陽相隔的痛苦之情,才能讀出詩歌的悲情之美。而激情的范讀,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俠肝義膽,“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豪情壯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范讀,可以引領學生走進語文大世界,去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感之美。
(二)朗讀,讀出文章的意境之美
語文課如果沒有讀書的聲音,就像是一張靜止的樂譜,就不會有宛轉悠揚的旋律之美。再美的文章,如果不朗讀出來,我們就很難感受到它的獨特的美。特別是優美的散文、詩詞歌賦,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奇景的遼闊意境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高遠境界之美,“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奇異變幻之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奇特想象之美……優美經典的詩詞名句通過大聲朗讀,更能傳達其中優美的意境。
(三)誦讀,讀出學生的個性之美
每一篇精美的作品閱讀欣賞之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著進行朗誦,培養誦讀能力。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詩詞教學結束后,筆者讓每位同學自選喜愛的作品,到講臺上進行詩詞朗誦,他們的朗誦各有特色,他們用自己獨特的音質,融入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對話,與作品共鳴,從而朗誦的各具風采,洋溢著個性之美。
(四)齊讀,語文課上的天籟之音
齊讀在公開課上往往顯得比較低效,但是學習欣賞詩詞歌賦時,齊讀不但需要,而且非常必要,不信,你聽:學生一起深情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那聲音如海浪,有低,有高,婉轉、澎湃,閉上眼睛,讓你沉醉,讓你享受;學生齊聲朗誦《雷電頌》那聲音猶如雷電,震撼激射,鏗鏘悅耳,讓我們感受到屈原內心的怒火在燃燒,全身的力量在奔騰,胸中的理想在歌唱;學生齊誦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北國的壯美,江山的嬌艷,對英雄的評價,對當代風流人物的歌頌,有著一種排山倒海的豪情壯志……齊讀,創造聽覺盛宴,奏響天籟之音,繞梁三日,不絕耳畔。
(五)品讀,語文課靚麗的風景線
語文是一個大世界,神奇自然,古今傳奇,百味人生,盡在其中。語文之美,美在它的博大,美在它的精深,美在它的字里行間,美在它的章法排布,美在它的思想內涵,美在它的意境深遠……語文中經典的東西永遠都不會改變,像《詩經》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兼愛”“非攻”……古典文學之美,猶如綺麗瑰寶,日久彌新,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藝術的璀璨,在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品味欣賞,它獨特的魅力,并能做到通古博今,古為今用。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總之,我們要善于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王國,去朗讀,賞讀,品讀,研讀,誦讀……讀出真,讀出善,讀出美。通過讀,去發現,去欣賞,去探究,去創造。語文世界里有童話般的美麗,哲學般的深邃,音樂般的通靈,繪畫般的神韻。語文課堂,讀為基礎,讀為特色,讀出情感,讀出思想,讀出神韻,讀出高雅,讀出品格,讀出人生價值,讀出人生方向,讀出自我風采,讀出卓越超凡。語文課之本色——讀,只有通過五彩繽紛的閱讀,才可以鑄造語文課萬紫千紅的春天,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神奇殿堂,追逐七彩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