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俊
創新能力是人在創造活動中發展出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是一種高級獨特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成材的重要資本之一。每個幼兒生來便具有巨大的創造力潛能,只要得到適時而科學的開發,都可以成為高創造性的人。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又是廣為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美術活動對萌發幼兒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有著其它活動不可代替的作用。下面,我就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談幾點體會。
一、樹立創新的觀念,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前提
《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
那么,作為幼兒教師要樹立創新的教育觀,尊重幼兒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在教學活動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以使教師的素質與孩子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相適應。
二、創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條件
教師是創設情景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定一定的情景,讓幼兒感知,對美術教育盡快了解,產生探究欲望,明確學習目標。要提供給幼兒發展創新能力的環境。同時,我也激勵每個幼兒都有個性,各個都是未來的發明家。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證。幾乎每個幼兒都喜歡標新立異。但是,這種行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幼兒才不會擔心因“有差錯”而受到批評、指責,才會有別出心裁的表現。為此在活動時,我為幼兒盡可能多提供材料,允許幼兒用不同材料大膽地完成作品,允許幼兒“犯錯誤”,使幼兒有活動的自由和信心,同時,教師要學會等待,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嘗試,不要一發現問題,就迫不急待地幫助幼兒解決。即使有必要告訴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也要鼓勵他們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時間長了,幼兒就會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三、激發學習興趣,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幼兒樂于學習、積極創造的動力。對于幼兒來說,做任何一件事有了興趣,他們就會去觀察、去積極探索新事物。幼兒一旦對所接受的事物感興趣,他們將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在不自覺中進行創新。
四、發展想象,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手段
想象是創新之母,沒有想象能力就沒有創新能力。幼兒時期正是想象力發生和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而且創造性想象的能力也逐步發展起來。幼兒由于缺乏舊知識經驗的束縛,想象會更大膽,更富有創新意識。如:孩子喜愛動手剪貼,在秋天拾落葉的活動中,教師有意引導幼兒用落葉變成各種形態,孩子會用樹葉聯想,剪貼成各種千姿百態的動物、人物等。當然,我們并不期望孩子的作品多么逼真、多么完美。對孩子來說,讓他們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看一看,時時做有心人,隨時在聯想,最終看到有趣的變化,這就是孩子活動的全部意義,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孩子在這種獨立、自由的活動中,正逐漸地滋長著牛頓式的創新智慧,長大形成習慣,一旦事物之間通過聯想而掛起鉤來,一種創意在聯想中產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改進教學方法,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基礎
在美術活動中,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中心,通過聯想、類比等思考方式,使思維向各個方面擴散開來,從而產生新的方法,這就是求異思維。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通過嘗試和探索,對原有的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發展幼兒求異思維的有效途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先讓幼兒用視覺來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然后讓幼兒通過思考--想像--嘗試--發現等過程,主動完成作品。幼兒成長過程都經歷過一些造型游戲活動,其演變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典型意義的變化,我就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智力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把游戲帶到課堂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自然。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增加壓力只會抑制幼兒思維發展,束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給幼兒作些有益提高審美,創造美的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同時,在游戲中為完成特定的任務目標,鍛煉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了幼兒的創造力,樹立“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六、正確評價,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保證
成果展評是幼兒提高認識的過程,是培養他們審美能力的過程,當然更是他們體驗創新樂趣的過程。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評價來促進幼兒發展創新能力,教師的評價應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發展。教師應充分肯定幼兒的作品。因為成果展評是幼兒提高認識的過程,是培養他們審美能力的過程,當然更是他們體驗創新樂趣味過程,教師可采用幼兒自評、小組互評、全體講評等形式,對完成質量好、符合要求的作品給予表揚,并引導幼兒談一談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尤其是對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師更應給予大力的鼓勵和表彰,使幼兒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逐漸樹立創新的信心,并能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勞動,培養創新能力。
總之,每個幼兒生來具有巨大的創新潛質,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精心挖掘。在教學中時刻加強創新教育,努力使自己成為教育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和行動者。并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幼兒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訓練幼兒的創新能力,用創新教育思想觀念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