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本人通過對本地區部分學校及學生進行實地調研,并進行問卷、與為數不多的幾位專職美術教師進行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少數民族農村初中學生對美術的愛好、認識、理解,以及家庭態度、學校課程開設情況、教師的教學教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總結出的數據是驚人的:本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學生和縣城(城市)里的學生一樣,處在邊遠山區農村的雖然條比較差,從孩子會用木炭亂涂到村校去讀學前班讀書期間(少數民族山區的農村沒有幼兒園,村完小才設有學前班),孩子喜歡畫畫的占調查人數的90%;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三年級下降到85%;再到五年級下降到60%;到了初中出現嚴重的分化,有對美術有興趣的只能達到30%;再到初三的特長班就聊聊無幾了。幾年的義務教育,怎么使我們的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一、學校外因素,家庭的誤導
少數民族地區,在孩子入學前,多數家長以孩子能畫畫而給予鼓勵和夸獎,都認為自已的子女是有一定靈性的,但沒有多少文化的家長對孩子卻不聞不問,對孩子關心甚少,這是主觀原因。還有次要的原因,就是農村的條件比較差,哪有多余的幾角錢來給孩子買畫畫筆和畫紙。入學后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這就使孩子錯誤的認為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于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都認為畫畫只是玩玩而已,只有學習成績才是重要的。忽略了對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強制其學習尚不感興趣的文化知識,這樣就扼殺了孩子們豐富的視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二、學校內部因素
在農村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還有,在基層學校美術教師就象“萬金油”,哪里痛,就往哪里擦。因此,造成上課之前沒有時間認真去備課,沒有時間去準備教具等等,這是其中原因,也就是外因。另一個原因是,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現在雖然有很大轉變,但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仍然沒有轉變,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特別是年紀相對比較大的美術教師,上美術課時,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叫學生按課本或買來的資料臨摹作品,或者是簡單地只講講,或給學生自己看看而已,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沒有激情,這是使學生失去興趣的重要內因。這些都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興趣培養。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一)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把教書育人、培養才干、開發智力作為教學目的。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知識智力的提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呢?關鍵在于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于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在是現代化的教育,我們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上,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這樣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結合學生實際,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感興趣。而且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二)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形成有效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時間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形成有效課堂,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少數民族地區鄉鎮學校,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只是生硬地講講,或讓學生只自己去看看,或是是去畫畫,是不行的,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充就非常有必要了。通過自己找到資料,如掛圖、畫冊、錄象、幻燈、光碟、課件、視頻等,讓學生用眼直觀地看并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來刺激學生,感悟學生,學生就會慢慢地感興趣起來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
有的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我們還可以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更加有利。
(三)課堂教學內容要適中,訓練有層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要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來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些。
只有根據鄉鎮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才能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感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