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得到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得到強化。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環境,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又面臨新的形勢,如何堅持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農村黨建新形勢新任務,全面推進農村黨建機制體制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
一、新形勢下,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機制建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政府部門為了統籌城鄉發展,提高農村的發展水平,逐漸出臺了城鎮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等措施,這些政治措施的正常開展需要相關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實施與監管。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創新農村基層黨建體制機制逐漸發展成為農村經濟迅速提高的重要條件與基礎。不僅如此,農村基層黨建體制的創新也是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分析與研究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性質與發展規律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加以重視。國家政府部門推崇創新農村基層黨建體制機制工作是時代發展所趨,也是縮小城市與農村發展差距的重要方法,因此相關方面的研究者應當積極改進與創新,不斷健全與完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不斷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干部隊伍結構,從而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率。
開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是國家黨政機關對農村基層黨組織提出的要求,這也是促進農村改革工作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黨對農村基層黨建體制機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包括:統籌與協調城鄉的發展工作,利用現有的工業資源來促進農業的發展,利用城市的發展來帶動農村的發展,逐漸改變當前的城鄉二元體制格局,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的有效運行,這就要求不斷地統籌城鄉黨建工作資源,不斷完善城鄉黨建工作發展格局。同時,也要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擴大村民自治范圍,保障農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要求農村基層組織改進領導方式,發展黨內基層民主,以黨內民主帶動農村基層民主。
二、當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農村基層黨建體制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工作內容還不夠全面
農村基層黨組織內部的人員評價管理機制、獎懲機制不夠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內容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缺少創新意識,內容較為枯燥,黨建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的傾向,黨組織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對部分黨員的思想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差異性,黨建思想教育內容比較陳舊、枯燥,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致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缺乏生機和活力。
(二)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保障力度相對較低
農村黨建工作的經費、人員等保障措施比較薄弱,經費相對有限,進行黨建教育工作比較困難,阻礙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其次,一些干部存在著兼職現象,相關方面的工作責任較多,這就使得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人員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黨建工作。干部參加的培訓課程較少,部分黨建工作干部缺乏必要的黨務知識,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下的黨務工作要求。
三、對癥施策,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機制的相關措施
一是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形成監督評價機制,實施績效考核,激勵基層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形成大家圍繞黨建工作同心同德,分工合作,逐步形成黨建與業務工作齊抓共管的工作責任機制,達到黨建工作千斤擔,人人肩上有重擔。
二是逐漸完善相關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通過系統性的培訓工作來逐步提高黨員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從而調動黨員開展黨建工作的積極性。結合工作業務和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開展教育活動,突出“政治性、針對性、有效性、滲透性”,不搞形式主義,要在化解矛盾、理順關系、調動積極性等方面來體現黨建工作的成效,推進黨的建設。逐漸提高黨建工作者的培訓力度,為黨建工作干部提供學習、考察、參觀的機會,以此來拓寬其知識面,使黨建干部成為“專黨務、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增強其搞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主動性、
三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干部隊伍逐漸專業化。專業化的黨建工作干部隊伍是穩固黨建工作的基礎,因此,要注重改進當前黨建干部兼職的現象,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
四是健全資金保障制度,始終根據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需要,堅持財務管理的原則,為保證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雄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