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琳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漢字,字正方圓,繼承和發揚漢字的書寫藝術,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寫字訓練,能夠發展小學生的智力,培養小學生動手,動腦,視力等各方面的協調能力。因此,我們要從平時做起,把書寫作為一門課程,培養每個學生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的的漢字。
一、激發良好的寫字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寫字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墻壁、黑板報等營造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讓學生喜歡寫字,樂于寫字,把寫字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此外,小學生天性好勝,成功的喜悅往往能給他們帶來無窮的力量,適當開展一些活動激發寫字興趣,如展閱習字本,寫字比賽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寫字教學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
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僅有利于書寫的規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良的寫字習慣,輕則影響寫字質量;重則影響生長發育,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時刻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寫字姿勢,對書寫不正確者給予及時糾正,督促學生互相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形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規范學生的書寫。此外,可以編寫兒歌,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例如,寫字時,坐端正,腰打直、腳放平;握筆時,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教育學生,“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
三、樹立良好的寫字榜樣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的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教師自身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書寫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板書時,按照筆畫,寫字規范,書寫認真、端正,按照書寫要求起筆、運筆。無形之中教師就為學生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切實能夠起到表率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培養學生寫好規范字的良好習慣,為寫一手好字打下基礎。
四、注重良性的寫字評價
對于學生來說,最快樂的莫過于能夠得到老師的贊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學生時,適當的運用贊美之詞,如“你的字真漂亮,就像書上的一樣工整”,“你寫字的時候真認真,字也越來越漂亮了”,“你真是個小書法家”等等。批改作業時,也需要恰當的鼓勵,如“你的進步真大,繼續努力”,“你真棒”。此外,寫得好的字上畫個笑臉,整潔工整的作業刻個大拇指,都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滲透于學生日常的讀寫實踐活動之中。教師要把寫字教學當成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每天如一日的督促、指導學生,堅持常抓不懈,培養小學生具有寫正確、規范、工整字的興趣,從而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使學生真正掌握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