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張雁云被平順縣職業中學派駐到西橋溝村擔任第一書記。西橋溝村產業發展滯后,貧困發生率較高。“剛到村時,一些貧困戶的生活條件比我想象的還差,更讓我有壓力的是,村民因我是女干部而產生懷疑。”張雁云說。
有壓力就有動力。張雁云用兩個月時間入戶走訪,掌握村情民風,理清工作思路,為村里下一步發展謀定方向。
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了強健村“兩委”班子,張雁云煞費苦心。她先是圍繞“三基建設”廣泛開展學習,完善黨建資料,積極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村民代表開展談心活動,找問題、補短板,帶頭組織開展“黨員日”活動,規范支部活動。同時,通過支部換屆,將年輕能干的村民選為班子成員,為支部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活力。
有了支部好班子,不愁脫貧沒路子。兩年來,西橋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建易地搬遷移民小區4000平方米,貧困群眾全部安置;200千瓦的光伏發電投入運營,現已并網;25戶貧困戶帶資入企,年均增收3000元;發展規模種植連翹1000余畝,村民實現穩定增收,全村于2018年底實現脫貧。
一個柔弱女子
鐵肩扛起一個村的扶貧使命
她把村子當成自己的家
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
她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
用一年的時間
讓村子徹底脫貧
演繹著一個共產黨員
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