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代中國地理學奠基人張相文的家風佳話

2019-11-19 02:27:24姜田兵
江蘇地方志 2019年5期

◎姜田兵

(泗陽縣地方志辦公室,江蘇泗陽223700)

提 要:家族昌盛,往往有一個重要的開啟者。近代中國地理學奠基人張相文堅持走自學成才、地學救國的道路,不斷汲取、豐富和積累知識,終成地學界權(quán)威和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他編寫的《初等地理教科書》和《中等本國地理教科書》是我國的最早的地理教科書,《地文學》《最新地質(zhì)學教科書》分別是我國最早的自然地理學和地質(zhì)學的教科書。他立德樹人,名揚天下,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學家、教育學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志士。早年參加同盟會,反對帝制,為建立共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張星烺、張星華、張蓀芬、張至善、張茞芬等兒孫輩在優(yōu)良的家風熏陶下,均成為愛國人士、學界精英。

在泗陽縣城廂東南有一座南園,這里曾經(jīng)生活著一個桃源望族——張氏家族。

家族昌盛,往往有一個重要的開啟者。這個家族自一代地理學家、史學家、革命家張相文起,歷經(jīng)清末、中華民國、新中國,成員遍布北京、南京、美國、保加利亞等中外各地,人才輩出。

張相文,字蔚西,號沌谷,1867 年生于桃源縣吳城鄉(xiāng)南園莊(今泗陽縣城廂社區(qū)南園村),在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負有盛名,在中外學術(shù)界也享有很高的聲望,堪稱一代學界泰斗。①

他出生貧寒,苦學成才,重孝行道,重文講禮,恪守家訓家規(guī),立德樹人,名揚天下,兒孫輩得其教育,均成為愛國人士、學界精英,可謂:一介寒儒出泗陽,滿門三代皆名士。張相文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振興中華的奮斗中,內(nèi)心激蕩著浩然正氣,身上體現(xiàn)出的宏大格局和高尚氣節(jié),為張氏家族的精神氣質(zhì)烙下了深深印跡。

根據(jù)張相文家族的情況,后人整理出了張氏16條家訓,即:“1.國之賦稅早完;2.積德遺后;3.待子博愛、訓子必嚴;4.要有孝心;5.夫婦相敬如賓;6.兄弟重義;7.長幼有序;8.慎交朋友;9.妯娌和睦;10.看重婚姻;11.苦讀圣書;12.早晚勤耕;13.戒色潔身;14.禁止偷盜;15.息訟為要;16.禁止賭博。”同時還整理出了張氏8 則家規(guī),即:“1.孝父母;2.敬兄長;3.敦友愛;4.恤孤寡;5.杜侵占;6.嚴武斷;7.征兇暴;8.戒賭博。”②這些家訓家規(guī)是泗陽縣張相文家族興旺的寫照。

泗水神童 苦學成才

張相文生逢清末亂世,目睹國弱民窮,列強肆虐,夙懷大志,亟欲針砭時弊,振興中華。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貧窮的農(nóng)民家庭,自幼就表現(xiàn)出對知識的熱愛和渴望,因為家境貧寒,十歲時還未上學,但他很想讀書,常常趁勞動空隙,偷偷站在塾館窗外聽課,有時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不論炎夏還是寒冬,都不間斷。張相文聽人讀書,往往聽一遍就能記住,鄰居驚訝地稱贊他為“神童”。正如他在《張相文自述》中寫道:“吾少貧賤,年十一始就鄉(xiāng)塾讀。讀二年,家以分爨不支,命廢讀。適謝表伯以拜年來吾家,私謂二伯祖曰:‘是兒可惜。若能續(xù)讀,吾愿以女妻之。’吾家意轉(zhuǎn)。既而二祖姑以還親為嫌,婚議遂罷,而吾已前入塾復讀矣。惟時作輟,執(zhí)耕作役。役時,每暗挾書冊就柳陰無人處,踞地目誦,誦輒能記;或聞他生讀,竊聽之,亦輒不忘,而書中之關(guān)于地理者尤深印入腦……”③

張相文一生共經(jīng)歷了三次科考。1886 年,他名列第二,補博士弟子員,也就是生員,即古代博士所收的學生,聞名鄉(xiāng)里。1894 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國家處于危難之際。張相文十分關(guān)心戰(zhàn)爭的發(fā)展,然而,蘇北地區(qū)交通閉塞,有關(guān)戰(zhàn)事消息只能根據(jù)《萬國公報》所載的了解一些。張相文每天一大早,就跑到郵局門前等著買報。他還特地買了一張中國地圖,掛在墻上,按報紙登載的消息,用紅筆標上日寇行蹤,課堂上及時向?qū)W生介紹,宣傳愛國思想,一時名聲大振。沒想到,這樣一來,倒使張相文對地理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1898 年,33 歲的張相文回到桃源(今泗陽),在桃源縣城南新灘購地185 畝,置新宅,這便是“南園”的由來。

1899 年冬,張相文時年34 歲,進入上海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的前身)任師范生,平時自學地理、歷史。因為學習優(yōu)秀,老師賞識,于是推薦他學習之余兼教留學班國文、地理等課。南洋公學是一所專門培養(yǎng)留學生的預備學校,又處于革命浪潮高漲的上海,得社會風氣之先,新思想相當活躍,不少具有先進思想的愛國人士常云集于此,像愛國將領(lǐng)蔡鍔、革命中堅章太炎等,都曾在此學習和工作過。張相文與進步人士接觸較多,接受了先進思想,閱讀了進步書刊,參加了進步團體的活動,受到很大啟發(fā)。

張相文堅持走自學成才、地學救國的道路,不斷汲取、豐富和積累知識,終成地學界權(quán)威和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1901 年,他深感中國地理學教育沒有可依循的教材,于是編寫了《初等地理教科書》和《中等本國地理教科書》,這是我國的最早的地理教科書。“教科書”這一名詞也由此產(chǎn)生。這兩本書多次重印,發(fā)行量達200 多萬冊。

1905 年,他在上海編寫的《地文學》《最新地質(zhì)學教科書》分別是我國最早的自然地理學和地質(zhì)學的教科書。《地文學》是張相文的代表作,此書已包括今人所編普通自然地理的全部內(nèi)容。林超教授對此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世界地學史上,可以說是一種可貴的創(chuàng)舉。”1917 年至1919 年,張相文任北京大學教授時編寫《中國地理沿革史》,被定為大學教材,評價極高。

他以淵博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陸續(xù)考察、研究,發(fā)表了《成吉思汗陵寢辨證書》《長城考》《塞北紀行》《佛學地理志》等很多有價值的專著,后全部收錄在他的《南園叢稿》中。他還編修過民國版《泗陽縣志》和《江蘇省通志稿》,又和蔡元培先生編纂中華民國史,曾多次與孫中山先生書信往來,商量有關(guān)編國史事宜。

艱苦研究 成果豐碩

1907 年,張相文應直隸提學使傅沅叔之聘,赴天津充任北洋女子高等學校教務長,1909 年任該校校長。當時,科舉制度業(yè)已廢除,各地建立了不少學校,地理課被定為必修課程。從事地理教學與研究的人日益增多。為聯(lián)絡(luò)同道,集思廣益,推動新地理學的發(fā)展,張相文積極籌備中國地學會。好友張謇恰在這時有事路過天津,張相文向他談了自己的宏愿。張謇說:“鄒代鉤曾為翻印地圖,傾家蕩產(chǎn),炊煙幾絕,辦地學會談何容易!君家財力何如鄒代鈞?”意在勸阻。張相文毅然邀約白雅雨、張伯苓、陶懋立、韓懷禮等人,于1909 年秋在天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地學會—中國地學會,張相文被推為會長。不久,著名人士章太炎、蔡元培也加入了地學會。

在會長張相文的主持下,中國地學會開展了很多有益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不定期地集會舉行學術(shù)演講;二是組織會員進行實地考察;三是編輯出版《地學雜志》。到1937 年為止,共出版會刊《地學雜志》181 期,刊登各種文章1600 多篇。張相文辦地學會,出版《地學雜志》,始終貫穿愛國主義精神,對我國地學研究和地理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開展學術(shù)活動,外出考察調(diào)查,出版《地學雜志》既要人力,更要資金,而當局者不僅不予支持,反而百般刁難。張相文擔任會長二十年中,地學會幾次因資金困難瀕臨絕境,幸得他多方奔走求助,自己傾其所有,才一次又一次渡過難關(guān)。

他除了主持會務外,還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實地考察和學術(shù)研究。多次到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內(nèi)蒙古等地調(diào)查,沿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勘察,寫出了幾十篇很有價值的論著,其中著名的有《論導淮不宜全淮入江》《與章太炎論山脈書》《成吉思汗陵寢辨證書》《長城考》等,在自然地理、經(jīng)濟地理、歷史地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1914 年,張相文從內(nèi)蒙古考察回京后,寫了著名的論文《河套與治河之關(guān)系》,從理論與實際的結(jié)合上對河套與治河關(guān)系作了精辟論述。

響應革命 策劃起義

張相文不僅是一個杰出的地理學家、教育學家,還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志士。早年參加同盟會,反對帝制,為建立共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11 年10 月,武昌起義爆發(fā),身為中國地學會會長的張相文和秘書白雅雨立即行動,共謀策應,與同盟會其他會友秘密組織了“天津共和會”,發(fā)動駐扎在灤州的二十鎮(zhèn)營長馮玉祥、王金銘等中下級軍官起義。

張相文親自撰寫了起義文件。

曾經(jīng)直接參加天津共和會,后于1912 年1 月任灤州起義敢死隊長的凌鉞在后來撰寫的《辛亥灤州起義記》中寫道:“由于天津?qū)W界仁人志士目睹國勢艱危,公決實行嚴密組織,廣求革命同志,又以同盟會易引敵探之注意,特取避人耳目之手段,組織北方共和會,總機關(guān)設(shè)于法租界梨棧生昌酒店,會議派北洋高等女師范學生張星華等10 余人暗募會費,密運軍火,宣傳主義,探聽敵情。”

張星華就是張相文的長女,后改名張月烺。在這里,張相文已經(jīng)將親生骨肉置于革命的前沿陣地。

張相文在白雅雨去灤州策反前,由地學會陶懋立陪同,沿著規(guī)劃中的進軍路線經(jīng)山海關(guān)至秦皇島,秘密地航海南下。

到上海后,張相文一面與鈕永建商量(鈕時為滬上松江軍政分府都督),建議以海軍移駐秦皇島為應援,又一面赴寧致書擔任臨時政府大元帥、負責北伐的黃興,提出自己制訂的光復河北規(guī)劃,請求南軍北伐,表示甚愿“執(zhí)策先驅(qū)”,以北道主人自效。這封信后來被編入《南園叢稿》,名為《辛亥冬上南京政府黃元帥興論規(guī)取河北書》。

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受袁世凱步步進逼,被迫實行北伐,其北伐計劃與張相文的北伐構(gòu)想基本相同。④

張相文南下向南京政府黃興元帥請求援軍,準備里應外合,直取津京。可惜灤州起義計劃泄露,在援軍未到達前,起義就被反動勢力撲滅,白雅雨壯烈犧牲。

白雅雨及灤州義士犧牲僅36 天,清室即遜位。

張相文、白雅雨作為中國從清王朝向民主革命大轉(zhuǎn)變時期的愛國知識分子,能在洶涌澎湃的革命形勢來臨時,步出書齋,以中國地學會早期成員為骨干,積極參與策劃辛亥灤州起義,為促進辛亥革命取得勝利、推翻封建帝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富貴不淫 威武不屈

張相文為人正直無私,為了維護正義,不畏強權(quán)勢力,不計個人得失,敢于同惡勢力作斗爭。

1903 年,張相文應安徽壽州孫多鑫之聘,任壽州阜豐商業(yè)學校校長。孫多鑫為咸豐九年科狀元孫家鼐之孫,其子投考此校,因成績低未被錄取。孫多鑫認為有辱他的面子,仗其祖父狀元之勢力,逼令張相文錄取其子。張相文拒不同意,憤而辭職回滬。⑤

張相文是同盟會的一位元老,是孫中山先生敬重的國民黨議員,也是老南社成員。1915 年,袁世凱陰謀稱帝,派“籌安會”骨干劉師培來拉攏張相文入會,允事成后授予要職。張相文嚴詞拒絕。袁世凱惱羞成怒,派兩個便衣偵探在他住宅附近,對他進行監(jiān)視。張相文被迫將胡須染黑,化裝成老農(nóng),避開前門火車站,繞道到豐臺,乘車潛往上海,居住于青年會,以賣卜算卦度日,號張半仙,暗中聯(lián)絡(luò)革命同志,并指導同盟會員、泗陽籍軍人韓恢投身革命活動。他曾寫了一首《詠史》詩罵袁,詩的首句“竊國從來勝竊鉤”,明罵袁是個竊國大盜;詩的末句“價重燕云十六州”,暗罵袁以《二十一條》換取日本支持他稱帝,比對遼自稱“兒皇帝”的石敬瑭更無恥。⑥

1916 年秋,北京大學校長空缺,段祺瑞希望他的皖系軍閥政客徐樹錚為校長。張相文不畏段祺瑞勢力,認為徐樹錚舊學有余,西學不足,且為人自高自大,反對徐樹錚任校長。他推薦為人正直、學貫中西的蔡元培為校長。結(jié)果張相文的推薦被通過,段祺瑞因此對張相文不滿。但因張相文在國會里很有聲望,段祺瑞也無可奈何。1923 年秋,曹錕以5000 銀元一票為餌,賄賂國會議員選他為大總統(tǒng)。張相文拒不接受。曹錕仿效袁世凱對付張相文的辦法,也派兩個便衣偵探監(jiān)視張相文的行動。張相文被迫再次微服潛往上海,以避其鋒。⑦

1932 年春,張相文老友吳稚暉因公到北京,順便來看望張相文,并轉(zhuǎn)達蔣介石想請他做立法委員的意見,并說允不到職,薪金按月匯到家中。張相文恨蔣介石不抵抗放棄東北,也拒不接受。

張相文對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抱著同情、關(guān)懷和支持的態(tài)度。1926 年,北京廣大青年學生為抗議日、英等帝國主義限令我政府拆除大沽口炮臺,集會向北洋軍政府請愿。執(zhí)政的段祺瑞,竟污蔑學生為“學匪”,下令開槍,當場打死青年學生40 人,北京女師大學生劉和珍也慘遭殺害。張相文對此非常氣憤,寫了一首表示抗議的《學匪歌》:“寶刀一揮鮮血流,壯士手腕忠臣頭……淚告同胞四萬萬,東藩高麗足殷鑒,國亡君作歸命侯,官家肉食猶無恙。”詩句慷慨激昂,痛斥段祺瑞政府的殘暴罪行。⑧

張相文的愛國思想,直至晚年仍不見衰。在他去世前兩年,還大罵蔣介石把東三省送給日本,在他去世前一年還鼓勵青年去南京要求抗日。

他還是一位頗有造詣的文學家和詩人,一生留下了許多愛國詩文,如《黃花崗義烈記》《解散國民黨紀實》《袁世凱佚事》《韓恢》等數(shù)百篇。

他畢生剛正不阿,不僅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而且熱愛祖國,心系國計民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不忘桑梓 心系故土

張相文同時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他經(jīng)常捐贈義

嚴愛并濟 崇文尚教

款,救助貧孤,對家鄉(xiāng)人民所做的善事義舉不勝枚舉。

1906 年,江北大饑荒,張相文家鄉(xiāng)桃源(泗陽)尤為嚴重。張相文十分心痛,當即捐資300 余元救濟家鄉(xiāng)。當時的1 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100 元,所以按現(xiàn)在價計算,張相文大概捐獻了3 萬元人民幣。

1925 年,泗陽又遇大饑荒,張相文立即籌款3000元救濟貧民。

1928 年,張相文發(fā)現(xiàn)泗陽縣城內(nèi)居民飲水不衛(wèi)生,便與興國寺主持宏悟和尚共同捐資100 元,為泗陽鑿了1 口井。

1933 年2 月16 日,張相文在北平德勝門內(nèi)拈花寺東院逝世。北平各界、泗陽民眾隆重集會,深切悼念這位中國近代地理科學的奠基人、杰出的教育學家、愛國志士。大量祭文、挽聯(lián)、表達了人們對這位地學泰斗、共和衛(wèi)士的深切懷念。

張相文的后輩繼承了愛國愛鄉(xiāng)的光榮傳統(tǒng)。1954年,其孫、為建立我國高能物理電子學研究機構(gòu)作出突出成績的北京師范大學張至善教授,遵照父親張星烺的遺囑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了張相文藏書4 萬余冊。1987 年,其重外孫女谷炤代表母親張茞芬教授(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shù)研究所創(chuàng)建人之一)向泗陽縣政協(xié)贈送了張相文遺作《南園叢稿》。⑨

張相文自學成才的同時,言傳身教,十分注重傳承家風,他教育子孫始終把教育、學習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在他的影響下,兒孫們相繼走上教育救國、實業(yè)救國、振興中華的革命道路。

1897 年,他游學江南以后,一直把兒子星烺,稍后是女兒星華(1891~1968)帶在身邊,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在無錫、常州和蘇州那段時間,他寄居在師長和好友那里,生活再艱苦,時間再緊張,晚上也要抽出時間輔導星烺,向他講授地理,教他閱讀地圖。“兒少時教育,本年所獲最多。”星烺后來回憶說。

1907 年,兩江總督端方選男孩10 人、女孩4 人往美國留學,此為中國女生官費留洋之始。宋慶齡就是被錄取的四個女生之一。時張相文在滬上編譯教材,他積極鼓動星華前去參加考試,星華此時尚在上海天足會女學堂上學,明知她的水平離被選拔還有距離,也鼓勵她應試,以勵其志。張星華雖未考取,但勵志的目的卻達到了。

張相文任天津高等女校校長后幾次外出考察,都帶上女兒星華,為她開闊視野,對她言傳身教。星華好學上進,敢于任事的性格頗像父親。在天津,她加入了同盟會,置生死于不顧,積極參與灤州起義,運送彈藥,傳遞情報,是一位勇士。

張星華的樂善好施也是出名的。1913 年,在天津才9 歲的鄧穎超,因母親楊振德失業(yè),寡母孤女的生活瀕臨絕境,張星華熱情邀請楊振德到北京平民義務學校任教,鄧穎超隨母親來到北京并在該校學習。

張星烺(1888~1951),字亮塵,繼承了父親嚴謹治學的優(yōu)良作風,成長為又一代著名學者。《辭海》《中國名人錄》《中國文化人物總鑒》對父子二人均有記載。⑩

幼年的張星烺在父親張相文酷愛讀書、追求進步的影響下,學習刻苦,10 歲時,已讀完“四書”,并讀《左傳》《薛福成集》等,每天堅持寫日記,進步很快。

1899 年1 月,年僅11 歲的星烺考入上海南洋公學留學班(如現(xiàn)在的小學)。入學不久,其父張相文因故辭去工作暫回原籍,留下星烺獨自在上海繼續(xù)求學。家人很不放心,鄉(xiāng)鄰更不理解,埋怨、議論張相文癡迷做學問,連孩子也不知疼愛。卻不知張相文正是因為疼愛兒子,讓他從小學會自理,長大有所作為,才決定送子到當時新文化新思想極為活躍的上海去讀書。為此,張相文還寫了一首《攜兒子星烺就學滬上》的詩,其中兩句:“別有傳家新作計,任教父老惜狂徒。”表明父親決心以學問傳家的志向和培養(yǎng)兒子自立、自強的遠大眼光。

進北洋大學以后,星烺因成績出色,于1906 年被選派赴美國留學,同時出國的官費生和私費生共有40余人,這是繼同治十一年(1872)之后、清政府第二次成批派出的留學生。張相文此時已認識到“中國舊文化不足立國”,因而積極支持兒子遠渡重洋深造。星烺進入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化學專業(yè)學習,三年后畢業(yè),又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生理化學,閑暇時好讀史書。他是我國最早攻讀生理化學的研究生。在柏林大學取得學位之后,他謝絕了國外的重金聘請,毅然于1912 年8 月回國,抱著“實業(yè)救國”的熱切愿望,欲將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科學技術(shù)知識貢獻給祖國。

可是當時政治腐敗,時局動蕩,張星烺實業(yè)救國的希望逐漸破滅。他既不善于交際酬酢,更不屑于鉆營逢迎,只想以自己拳拳赤子之心,通過學術(shù)研究對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作出一個知識分子的應有貢獻。他讀史越多,鉆研越深,越是感到近代中國的外患大都來自歐洲,“自鴉片戰(zhàn)爭后,無役不喪師、割地賠款”,“人幾以砧上肉、釜中魚視我矣!”他認為弄清中國和歐洲的關(guān)系,就可以了解雙方勢力消長情況,“是一件急需做的事”。正是基于這種愛國主義的思想,張星烺發(fā)奮利用養(yǎng)病和工余時間刻苦鉆研歷史,多方搜集中西交通史資料。后來,他完全脫離科技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歷史研究,立志要在史學領(lǐng)域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歷經(jīng)十幾年“凄風苦雨,孤燈寒月”,張星烺矢志不渝,費盡心力,終于在1926 年38 歲時,完成《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初稿,他把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這部書的編輯工作。

1919 年,張星烺應蔡元培之聘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同時與父親張相文一起兼任該校國史編纂處特別纂輯員,并被派往日本調(diào)查民國史料。1926 年,他應聘為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任(魯迅時為國文系教授兼國學院研究教授),還先后在輔仁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燕京大學等高等學府擔任教授,講授過《中西交通史》《秦以前史》《宋遼金元史》《南洋史地》《政治地理》等課程,海內(nèi)外許多有成就的歷史學者皆曾蒙其教誨。除任教編史以外,星烺還繼續(xù)不斷地搜集中外關(guān)系史方面的有關(guān)史料,先后翻譯了兩種版本的《馬可波羅游記》。

1930 年,《中西交通史料匯編》正式出版,全書共分六大冊,3000 多頁,100 余萬字,按8 個題目編寫。除資料十分豐富以外,還包括不少作者個人的研究心得,可謂是一部專題研究論著。如第一冊附錄中的《支那名號考》中,他詳細論證了“支那”即“秦”的論點,澄清了這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

1946~1950 年,張星烺還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其前身即張相文倡辦的中國地學會,由于長期帶病工作,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于1951 年7 月與世長辭、終年63 歲,臨終時他給子女留下遺言,把父親張相文和自己的所有藏書及手稿(共44030 冊)全部捐贈給了中國人民大學。為此,時任人大校長吳玉章特具書、備宴,感謝星烺的親屬。

革命愛國 薪火相傳

張相文、張星烺父子發(fā)奮讀書,自學成才,以淵博學識、良好家風傳家愛國的精神,可謂延綿不絕,薪火相傳。

張蓀芬(1918-2010)是張相文的孫女、張星烺的女兒。1918 年10 月出生在北京,母親王端姝是廣東女子師范大學的高材生。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張蓀芬從小就知書達理,志向遠大。1940 年剛邁出燕京大學護理系的門檻,張蓀芬就只身一人,懷揣父母塞給她的600 元錢,躲過日本兵的盤查,從天津塘沽乘船經(jīng)上海到香港,再繞道越南,到達貴州圖云觀,投奔駐守在那里的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從醫(yī)抗戰(zhàn)。面對困苦,張蓀芬不畏懼、不抱怨,23 歲就獲得了中國護士學會頒發(fā)的“永久會員證”。

在事業(yè)有成的同時,張蓀芬在1942 年與援華抗日的保加利亞醫(yī)生甘揚道喜結(jié)連理。抗戰(zhàn)勝利后,張蓀芬與甘揚道回到保加利亞。從1952 年起,張蓀芬協(xié)助來保教授漢語的朱德熙開創(chuàng)了保加利亞漢語教學事業(yè),為保加利亞的漢學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1969 年,張蓀芬編撰的有史以來第一本《保漢詞典》出版。張蓀芬在漢語教學戰(zhàn)線上一干就是28 年,1980 年,她從索菲亞大學退休,2004 年,索大授予她保教育界最高榮譽——藍帶勛章,以表彰她對保加利亞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突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乎所有來保工作的使館人員、留學生和很多華僑華人,都是張蓀芬家里的座上客,與她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張蓀芬的許多保加利亞學生將大量的中國小說、詩歌翻譯成保加利亞文,為保加利亞人民了解中國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談起祖父,張蓀芬還記得父親生前為她講過的,祖父臨終前已不能言語,但神志很清楚,眼睛尚能視物,他示意家人要看他每日必讀的《世界日報》,“留心國事,直至張目最后一分鐘。”?她說,比起上輩,自己的努力和成績還相去甚遠。她說:“雖然我們中國古老的說法‘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但我始終沒有加入保加利亞籍。60 年的海外生活無法改變我的本色,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張相文是愛國主義者,其一家三代教授,九人成名成家。他們所以能夠成為知名的專家學者,歸根到底是執(zhí)著追求、艱苦奮斗的結(jié)果,更是嚴格的家規(guī)、睿智的家訓、優(yōu)良的家風熏陶的結(jié)果。

如今,立德樹人的張氏家風和美麗的南園一道,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卻不褪色,穿越百年的時光而愈顯光芒,成為激勵世人的強大精神力量,流芳百世,砥礪人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操| 免费jizz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极品|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 亚洲最新地址| 国产欧美日韩18| 亚洲综合九九| 天堂成人av|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九九九精品视频|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com| 中国精品久久| 欧美无专区|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先锋资源久久| 人人艹人人爽|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亚洲综合|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四虎永久在线|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在线|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精品成|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自拍|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6| 欧美成人日韩| 日韩AV无码一区|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不卡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一区色|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