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霞 武漢學院
關鍵字:成果導向 Java 課程群 教學改革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簡稱OBE)是1981年由Spady 等提出的一種以“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誕生后不久,就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浪潮,影響著教育行業的改革,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教育理念。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指導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引導和促進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其核心思想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學生能夠通過學到過的知識應用于實踐。
成果導向教育雖然沒有對教學實施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但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應具體描述學生能夠達成的能力、知識和素養,具有可操作性和能夠準確評量。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關注學生能力的積累,提供學習資源,聚焦學生取得的基礎成果與高峰成果。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的選擇上,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學生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獲得學習成果,提倡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強調親身實踐和體驗學習。
該體系的教學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對課程體系的總體目標定位不夠科學
一般高校課程規劃都 按學科范疇來設計,注重“寬厚的學科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口徑”,Java 課程群的定位僅僅在掌握編程語言,或者定位不全面,使得學生學習完成后,不能從設計思想、程序體系結構的高度系統掌握這些知識,從而遇到實際問題時,不知從何著手。而且Java課程群的內容多且涉及面廣,一般學時較少,學生學習時間緊、難度較大。
(2)課程間的規劃缺乏連貫性
由于在制定每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時,沒有從課程體系的角度設計來進行考慮,使得各門課程之間的教學內容銜接不夠,造成課程之間的邏輯順序銜接不當,縱向知識不連貫,橫向知識不統一。課程規劃缺乏完整的“導引目標”,各課程間鮮有對話機制,各專業已有課程架構,但架構、呈現方式不一,難以進行跨領域學習。
(3)課程設置缺乏外部評價機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學的課程規劃僅限于教師的專長,課程規劃也是根據授課老師的專長來制定的,教師的授課內容和體系結構與院、系的培養目標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仍有差距,總體缺乏外部的評價機制。
依據課程群的內涵和建設原則,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和Java專業技能為導向,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Java 課程群建設課程,注重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團隊等方面改革創新,優化建設,以促進Java 專業課程群的改革,逐步實現與培養目標一致的高素質人才。
(1)指導思想
Java 課程群的教學改革是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課程改革的重點應是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時還需要重視不同科目之間知識點的銜接與擴展。
根據Java 系列課程知識關系,建立“知識-時間-教學形式”三維結構模式,如圖1 所示。其中,“知識”覆蓋了Java 課程群中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時間”表示每個內容和知識的計劃學時,“教學形式”指出每個“知識”的引入方式和教學方式。
(2)教學改革的目標
通過對當前社會上的人才需求進行分析,發現Java 應用是一個比較大的方向,Java 應用主要集中在Web 應用開發上,因此我們需要將Java 課程群的體系重點放在Web 應用開發上,同時在學期末開設課程設計,讓學生用實際的項目作為練習實例,將實際項目中的內容分解到各個課時中去,在保證理論課時的基礎上,加重實驗課時。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加強對老師和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將Java課程群中的課程分配于不同的學期中,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更深入的Java 知識,為后期進行軟件設計和開發積累經驗。
圖1 “知識-時間-教學形式”三維結構圖
(1)Java 課程群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教學設計的過程尤為重要,其決定了目標能否順利實現,而且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設計上看似分散,但實際上與目標環環相扣。每個任務和活動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反復實踐, 檢測效果,不斷的調整,力求完善。在Java 課程群教學中,應該既重視講授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同時也要重視軟件項目實踐。教學內容在教學大綱中的體現形式是按條目列出的。在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前,應首先采用縱向審核、橫向審核和成果驗視的方法,使現行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教學目標一致。應本著實現該課程群的教學目標為原則選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切忌出現知識點重復、邏輯次序混亂、教學目標相悖等現象。同時,本環節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呼應,明確指出某項教學內容是為實現哪項教學目標而設置。
教師在制定課程內容和大綱時,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社會需求來整合教學內容,課程內容要貼近生活,加入適當的案例,關注熱點焦點問題,以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來吸引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Java 課程群教學方法改革
培養Java 軟件開發人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激勵手段,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各種創新思維。根據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教學大綱與單元教學進行設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圖片、動畫、實例演示等方式使課程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學習,教學方式更為直觀生動,教學過程更為緊湊,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更能發揮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從而使課程的教學效果更為顯著。由于Java 課程群體系中大部分涉及到程序設計課程,如果授課時,只是將大段程序以課件形式提供給學生,學生可能會出現照抄課件的情況。因此,在課堂上,對于要實現的程序,主講教師邊分析,邊實現。學生在教師分析的同時,可以自己實現程序,通過與教師所寫程序的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程序編制能力。
(3)Java 課程群教學手段改革
在現有的各大慕課網站上,慕課和教學資源庫非常豐富,各專業教師能夠充分融合多媒體課堂教學和網絡信息手段,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線上線下課程教學,把課堂上沒有足夠時間進行講解的專業知識以更多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有效利用課堂時間進行針對性更強的專業實踐操作訓練和講評。而且,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采用碎片化學習的方式,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實踐和實訓、課后進行復習和鞏固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練習。教學平臺中交流互動平臺的運用使得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答疑等溝通靈活有效開展, 全面的學習活動不再受到課堂教學學時的限制,也使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從空間上擺脫了教室的限制,有效彌補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因學時不足而無法兼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需要的遺憾。教師在實施基于現代教學資源和手段的Java 課程群教學中,慕課和教學資源庫的作用和目的并不僅僅是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益補充,而是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通過實施線上線下教學的結合,以翻轉課堂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自我學習和自我訓練,促使學生掌握編程技能,指導學生鞏固相關專業知識從而更深入細致地了解編程的相關技術,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達到專業技能課程學習的不同層次要求。
(4)Java 課程群考核方式改革
Java 課程群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學習成果為導向,設計實施教學改革。建立良好的考核評價方法是培養合格軟件人才的保障,本項目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模式主張以技能展示、學習任務等實踐性、操作性評價方法進行,從單一的專業知識考查到實踐操作的綜合考查,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制定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實踐創新能力考核和學生平時的上課表現三個方面,對于不同的課程應分別進行考核,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考核采取閉卷統考,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理論知識的解答。對于編程動手能力要求較強的課程,應通過給定的案例,對它進行分析和設計相應的方案,重點考核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實踐創新考核成績由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兩部分組成。
Java 系列的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不僅要利用實訓室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也要根據每所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教學改革。教師在自身能力提升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成果導向教育教學理念下,課堂的氛圍更活躍了,學生得到了教師的信任,正在慢慢轉變被動學習的觀念,大部分同學能積極思考,努力探尋解決問題,并認真完成任務,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