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剛華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工程項目產品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 ,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方式,學習知識和培養工程能力。以工程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方式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能、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形成工程系統思維,是CDIO 工程教育的核心內涵。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高校工科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知識面廣、專有名詞多、技術原理抽象、實踐操作性強,是一門理論性、技術性、實踐性和時代性都比較強的課程。但目前教學主要以“鎮鴨式”“滿堂灌”為主,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培養非常有限。
要使學生按照CDIO 目標,既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又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并初步培養團隊協作和工程系統思維能力,必須重新明確教學目標要求,重構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改進考核評價體系。
根據CIDO 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包括新的技術和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協議原理,掌握網絡的基本操作,并且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系統思維等工程能力。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材厚,知識點多,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條理分明,脈絡淺晰。一定要根據課時的安排,重新梳理各章節知識點,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握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把握好內容基礎性與前瞻性的關系,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并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采取不同的授課方法。可以采用思維導圖重新梳理各章節知識點。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性強,要加大課內實驗教學,以增強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訓練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因此,根據以上實驗教學目標,實驗的安排可為分以下五種類型:基礎型實驗、驗證型實驗、操作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創新型實驗。

圖2 實驗教學內容分類
CDIO 強調主動、實踐的學習,所以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從原來傳統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變為采取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專題討論、提問啟發、情景聯想、實物展示、類比分析、動畫演示、案例講解、課堂練習、真題鞏固等多種教學模式相融合,并結合網絡操作技能大賽、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軟考等真題,加強課堂內外訓練,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為通過相關科目的認證考試打下基礎。
以往的課程考核側重理論知識的考查,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根據CDIO 理念,應當突出過程性的評價,并提高實踐考核比重,同時要求將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融入課程考核之中。因此建議采取“專題學習討論(20%)+作業完成(20%)+實驗操作(20%)+單元測試(20%)+期末測試(20%)”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將CDIO 理念應用于課程教學改革,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工程思維能力,符合工程人才能力培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