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麗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附屬幼兒園

對于“問題幼兒”,我們應該具備的教育態度是寬容、愛護,這樣才能形成最有愛心的融合教育。所謂融合教育,是指特殊兒童不分類別及輕重皆可全時融入到普通班級的教育,利用統一的管理對策,讓“問題幼兒”能夠獲得最為有效的學習成長。
故事緣由:本學期,我們大三班新轉入一名幼兒,是一個小男生,名字叫小虎,長得虎頭虎腦,性格非常開朗。剛開始他還比較老實,兩個星期后就變得特別頑皮,不僅組織紀律性較差,還喜歡搞惡作劇。老師發現這種現象時,多次給予單獨教育,可效果不佳。小虎根本不將老師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欺負其他小朋友。班上的孩子給他取外號“小霸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班被“小霸王”搞得人心惶惶。“小霸王”自然成為“問題幼兒”。因為他的存在,給其他幼兒帶來“威脅”,面對“小霸王”的“搗亂”表現,幼兒家長紛紛和老師聯系,對這個孩子進行“投訴”,并要求我們老師和幼兒園做出及時處置,最好是能夠“開除”這個“小霸王”。小虎的家長也給出反饋,他們認為,孩子都調皮,家長也盡心管理了,但這個孩子的確性格太外向,作為家長也沒少打孩子,可教育效果始終不好,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如果孩子有問題就開除,這顯然是不負責的做法。小虎的家長堅決不同意領走孩子,懇請幼兒園改變教育策略,能夠讓這個孩子回歸正常。面對“問題幼兒”,作為幼兒園教師,需要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任何逃避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教育制度不允許的。我們的責任是教育人,需要面對每一個個性十足的生命體,不能拈輕怕重,更不能將教育推向家長和社會,教育“問題幼兒” 應該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幾個步驟:
我班的三位老師、年級組長和園長對小虎的教育問題召開專題會商會,并邀請小虎的家長和其他部分幼兒家長網上參與,共同分析小虎問題的成因。在園長親自主持下,會商會進展順利。首先是小虎的媽媽介紹基本情況:“小虎從小跟隨爺爺奶奶長大的,爺爺奶奶對小虎特別嬌慣,凡事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我們平時都比較忙,也顧不上孩子的教育,后來發現了問題,這才將小虎送到幼兒園的。孩子都會犯錯誤,不能因為孩子頑皮就開除吧?” 很顯然,小虎的媽媽有些怨氣。
毛毛家長在線給出反駁:“你的孩子有問題不能影響到其他人,一個班幾十個孩子都被你這一個孩子欺負,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負面影響的。”
“反正不能讓小虎退園,誰也沒有權利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機會!”會商會氣氛緊張起來,家長火氣都比較大。
年級組長給出分析:“這個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很強,無疑是家庭嬌慣造成的。稍不如意就會‘發飆’,在他潛意識之中,凡是他想要的,只要‘硬來’就一定能夠得到,慢慢建立了潛意識。”
涵涵家長分析:“這個孩子個性很強,很顯然是習慣培養出現了問題,‘隔輩教育’弊病呈現出來。家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多給予管束和教育,不然將來長大了,真的就管不了的。”
園長也給出自己的判斷:“這個孩子有鮮明的個性,我們不能將其看成是洪水猛獸。在當下這個社會,有個性追求的人,往往能夠做出非凡的成就。這個孩子還小,正是思想行為形成階段,我們不能有歧視心理,更不能逃避管理責任,需要本著對小虎負責、對全體孩子負責的精神,積極想辦法給出應對措施,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教育,讓這個孩子能夠接受規矩,矯正個人行為。”
會商會結束時,小虎媽媽態度有些緩和,她希望大家能夠給孩子一個機會:“這個孩子是我們的獨生子,如今已經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如果不能接受正確的教育,這孩子就毀了。希望大家幫幫我們。” 小虎媽媽的態度轉變,會商會達成共識,不能讓小虎退園,應該形成管理教育合力。
會商會之后,我們專門和小虎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對教育管理措施進行具體設計。小虎媽媽說:“小虎的確很頑皮,但有時候也想引起大家的關注,這可能與父母長期分離造成的畸形心理有關吧。記得有一次,我們要去他爺爺家看他,臨走時,他故意用玩具車撞我們的車,將玩具車都撞碎了。我們不懂教育學,不知道這個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很顯然,小虎缺少父母之愛,心理產生空虛,只好用“發飆”來進行心理宣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習慣。
為制定出契合度更高的教育對策,我們利用攝像機,對小虎的日常表現進行了全程記錄,并依據相關理論來解讀小虎的行為,希望能夠找到教育突破口。在解讀過程時,我們針對小虎的反常表現進行重點分析。如:其他小朋友都排好隊要出去做操了,他卻故意跑出隊伍,展示他的所謂“武功”,當大家都不關注他時,他去推搡其他小朋友,看到隊伍被弄亂了,他卻開心地大笑起來。為找到解決問題的良策,我們將這個細節共享到網絡交互平臺上,讓其他人給出分析。有人從心理學角度展開分析:“這個孩子存在愛的缺失,自然會有心理失衡感覺,之所以有表現欲望,這不是自信的表現,反而是自卑的心理造成的,因為自卑才想用表現引起大家的關注。”
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我們獲得不少教育啟迪。小虎這個孩子比較好強,其實是自卑心理聚集的結果,如果能夠從這個角度展開應對,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們與小虎的父母達成了教育管理共識,希望能夠統一協調行動,對小虎展開全面的、系統的教育。
我們針對小虎喜歡表現的心理展開教育實踐。班級活動中,我們老師有傾斜意識,多讓小虎參與活動之中,對小虎的表現多給予積極評價,讓小虎逐漸建立自信心。有一次,小虎發現盥洗室里水龍頭沒有關,就主動將其關上了。這個細節讓我發現了,便當眾給出表揚:“小虎小朋友表現真是不錯,能夠主動去關掉水龍頭,這是非常好的做法。”我們給予了表揚,為他佩戴一個笑臉標志。小虎聽到老師的表揚,雖然看上去不為所動,但他的行為明顯有了收斂。有個小朋友哭了,這事肯定與小虎有關系,因為小虎就站在他旁邊。配班的錢老師來詢問情況,小虎表情有些古怪:“我不是故意的,跑得快了……就撞上。”錢老師安撫哭泣的小朋友,并對小虎說:“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但還是應該小心一些,如果你跑得太快,撞上的不是小朋友,而是一堵墻,就會傷到小虎,老師也會心疼的。” 小虎似有所悟,默不作聲了。我們三位老師常常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布置給小虎,如打掃衛生時,提水是比較難的。教師鼓勵小虎去做,并和他一起行動,給小虎帶來不少激勵。
在老師的特別觀照下,小虎的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我們利用多種管理手段,對小虎展開全面管理和塑造,特別是針對其好表現的心理展開對應措施,獲得不錯的教育效果。因為關注度越來越高,也讓小虎的心理得到更多滿足,這對糾正其行為有很大幫助。
因為教育管理措施得當,小虎也在慢慢改變,特別是其心理需求得到了更多滿足,自然形成了教育正能量。幼兒園大班要舉行畢業匯演活動,我們班準備了舞蹈表演。在挑選成員時,小虎成為首選。因此小虎膽子大,敢于表現,身體協調性也很好,唯一的缺點是組織紀律性較差。為規范其行為,我專門找小虎交流,給其講解舞蹈演出時合作的重要性,特別是為班級爭榮譽,給小虎帶來更多觸動。小虎表示,要全力參與活動,爭取為班級拿獎。在訓練過程中,小虎表現越來越好,不僅自己動作規范,還給其他小朋友以指導。匯演時,這個節目獲得一致好評,真的拿獎了。小虎特別開心,我們對小虎的表現也給予正面鼓勵。
一個演出活動,形成了難得的教育機會。老師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展開針對性教育,讓“問題幼兒”得到了思想的洗禮,這不能不說是融合教育的成果。
為了讓家長也能發揮教育管理的作用,我們還邀請家長到班級參加親子活動。小虎平時表現還有些松散,我們將小虎平時的表現做成錄像。為了讓小虎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專門讓小虎自己觀看這些視頻。小虎自然獲得不小的震動,當家長進入課堂時,小虎的表現開始自律起來,不再隨意走動、說話、做一些小動作了。
“教育不是萬能的,但離開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幼兒正處于身心成長關鍵期,我們唯有施以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才能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像小虎這樣的“問題幼兒”,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展開合理的教育實踐,利用更為規范的教育對策,進行針對性管理和教育,自然才能獲得最為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