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 斌,周騰騰,戚永潔
(1.濱海縣環境保護局頭罾分局,江蘇 濱海 224500;2.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江蘇 鹽城 224001;3.江蘇南大華興環保科技股份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1)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生態環境受污染程度愈發嚴重,維持生態平衡和改善生態環境已迫在眉睫。化工行業是我國支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嚴重的污染,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優化化工產業結構,實行高水平的清潔生產是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目前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清污、雨污不分的問題,本文從建立清雨污分流系統著手,為化工企業提供一種清潔生產的方式,推動企業向綠色發展邁進。
以2015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及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江蘇省化工園區(集中區)環境治理工程的實施意見”的政策文件為指導思想,并以設計規范[1-2]為依據,結合清潔生產思想,從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治理三個方面考慮,構建化工企業清雨污分流系統,嚴格按照清下水、雨水、廢水分開建設三套獨立的管網體系,互不交叉和干擾,其中清下水單獨收集回用,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雨水明溝化收集,并管控初期雨水,實現后期雨水達標排放,事故狀態下,事故廢水通過雨水明溝自流至事故應急池。
化工企業生產區設備管線較多,反應釜、泵組、換熱器及儲罐區易受化工物料或油品污染,在生產區實行清污分流至關重要,一方面可回收生產中產生的清下水,作為生產用水使用,減少自來水的用量;另一方面可減少廢水的水量,降低廢水處理成本。如圖1所示,為了防止清下水受污染,蒸汽冷凝水應采用明管輸送收集至封閉的容器或水池內,然后回用于生產,循環水池與生產設施之間采用明管用于冷卻水的傳輸,冷卻水在管道內循環使用,廢水同樣采用明管收集,輸送至污水站處理后外排。
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建設,應環境監管的要求,雨水管網應建設成明溝可視化管網,按照規范建設支溝和主溝,并保證坡度滿足要求,雨水為了達到清下水排放標準,需把前期受污染的雨水與后期雨水分開收集,初期雨水收集輸送至污水站處理,后期雨水達標后直接排放,一般定義前15min的雨水為初期雨水,為了達到精準化管控要求,把化工企業廠區劃分污染區和非污染區,有露天生產設備的屋面、室外設備區、罐區、罐區的裝卸作業區定義為污染區,其他區域定性為非污染區,針對兩個區域提出不同的管控方法,污染區相對整個廠區來說面積占比較小,由于污染區跑、冒、滴、漏較為嚴重[3],加強該區域的雨水控制,所以污染區的雨水不分初期和后期,全部作為低濃廢水收集輸送至污水站處理,污染區雨水至收集池采用管道輸送,具體管控如圖2所示,非污染區通過雨水明溝收集初期和后期雨水,前15min的雨水收集至初期雨水池,明管輸送至污水站處理,后期雨水收集至后期雨水池,達標后直接排放至園區的明渠系統,如非污染區面積較大,為了有效收集到初期雨水,需把廠區劃分若干個片區進行收集,分片區建設初期雨水池,如此才能保證后期雨水的清凈,管控思路如圖3所示,為了便于管理,可安裝電動閘門,并連接至中控系統,實現初期雨水池和后期雨水池閘門自動切換,在后期雨水池安裝COD在線監測儀器,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及時性和準確性。

圖2 污染區初期雨水管控圖Fig.2 initial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polluted areas
化工廢水具有種類多、毒性大、有機物濃度高等特點,為了保證廢水達標排放,車間廢水需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如圖4所示,除地面和設備沖洗水外,所有廢水采用明管輸送至對應收集池,并分質處理,如高鹽廢水明管收集至1#收集池,泵送除鹽設施處理,除鹽設施包括蒸發析鹽、MVR等,去除廢水中的鹽分;高濃廢水明管收集至2#收集池,泵送物化處理設施處理,物化處理工藝有鐵碳微電解、芬頓氧化等,去除水中的COD;高氨氮廢水明管收集至3#收集池,泵送脫氮設施處理,脫氮工藝包括汽提等,去除廢水中的氨氮,不同種類的廢水經過預處理后,再進行生化設施處理,保證廢水達標排放,在過程管控方面,在預處理設施關鍵節點前安裝水、電、蒸汽等計量裝置,記錄廢水預處理設施運行狀況,為管理和溯源提供依據,推動廢水治理規范化和科學化。

圖3 非污染區初期雨水管控圖Fig.3 initial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control in non-polluted areas

圖4 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圖
Fig.4 wastewater be collected and treated respectively
生態環境惡化與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化工企業必須順應新時代發展的號召,實行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模式,其中清雨污分流就是一種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發展理念,應在化工行業大力推廣,同時為了更好地落實管控措施,企業需建立清雨污管控制度,列入環保管理體系,形成長效機制,方能確保制度有效落實,保障化工企業真正做到清雨污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