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剛
高中物理教育不只是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物理核心素養,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以后的社會需要考慮。而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是要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成分。而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應該在整個學習階段中慢慢形成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應把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物理教學的首要目標
在物理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注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一些細節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如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的獨立操作、數據的記錄、實驗器材的收拾、實驗完成后桌椅的整理等,很多老師對這些不重視,我總覺得這些雖然是小事,但通過這些小事能使學生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以后在高校學習及走上社會才會有自力更生的觀念。同時在課堂教學的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中,也要重視培養學生陽光的性格、積極向上的心態,學會尊重學生、善于與學生溝通,與學生友好相處,采納學生的各種意見,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能力,能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這樣有利于他們以陽光的心態走上社會。
二、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孩子到十二三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老師的要為他擔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學科不感興趣,我想以后長大了對什么事情都會漠不關心,更不會注重自身的發展,成為平庸的人就很正常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必備的物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領悟物理思想與方法,形成有利于他們終身發展的必備能力。
但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從表面上看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缺乏興趣,把物理學習只當成是完成高中學業和應付高考所必需的,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因此也才會出現在“3+3”的高考中很多學生不選擇物理,因為他們屬于缺乏興趣的被動學習,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意愿和發展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因此我們在物理教學時應加強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負擔,控制好平時作業、考試的量及難度,達到最佳的平衡,這樣才能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另外,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物理實驗,要努力創設問題情境,并且這些所創設的情景要盡可能的新,并能與日常生產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引起學生興趣、產生懷疑,接著再根據學生的質疑展開教學,并努力創設條件使學生能在自主學習中解決自己的疑問。
三、物理教學中要為學生打下走向社會的基礎
通過高中三年的學習,學生要么上大學,要么走上社會,這是必然的規律,一個人要在以后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首先應了解這個社會,學會如何與他人共處,能夠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瞬息萬變的社會。因此在基礎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的教學中,應堅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挖掘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教學資源,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聯系,盡量體現物理學科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真正地在物理教學中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實際的教學行動來說明物理學科“培養什么人”的問題。雖然高中物理大家都覺得難度大、學科性強,但在教學中我們也要注重與學科之間的關系,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但只要我們做好與數學、化學、地理、哲學、美術等學科的交融,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四、物理教學要在知識建構過程中下功夫
基于我國對“核心素養”的界定,今后我們的教學也必定從“知識傳遞”轉向“知識建構”,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高中物理教學注重讓學生領悟物理學科的思想方法、體驗探究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的美妙、增強實踐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創新能力等。要實現這些培養目標,都要靠物理的教學過程。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學中應注重概念的建構過程,在物理規律的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知道整個探索過程,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感受物理思想方法,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隨著物理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實施,高考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都要認真地學習新課標,真正理解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這樣才能適應這一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傳授科學知識及基本技能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為主導;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科學探究方法的養成為重點;注重引導學生了解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處處滲透科技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將來可以運用物理思維的方式方法去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孟全海.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究:在教學過程中保持教學節奏與學生認知節奏一致性的若干思考[J].物理通報,2018(12).
[2]顧明遠.核心素養:課程改革的原動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3]廖伯琴.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反思與課標修訂建議[J].基礎教育課程,2013(1):50-56.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