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本刊訊 9月19—20日,由教育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教育廳承辦的2019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在南寧成功舉行。本屆聯展暨論壇以“交流互鑒 合作共贏 構建職教共同體”為主題,分別舉行了開幕式、中國—東盟職業教育高峰論壇、中國—東盟教育官員對話會、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百校洽談推介會、數字經濟與職業技術教育論壇暨中國—東盟新商科技能邀請賽、中國—東盟電子商務產教對話、中國邊境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教育工作磋商會、中國—東盟學生才藝表演晚會和中國—東盟職業院校學生烹飪技能大賽等10項活動。
9月19日上午,以“交流互鑒 合作共贏 構建職教共同體”為主題的2019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在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此項活動同時也是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自治區副主席黃俊華和東盟10國教育代表按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的啟動按鈕,共同為2019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啟幕。翁鐵慧、黃俊華、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長古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由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唐咸僅主持。
翁鐵慧指出,目前的中國—東盟關系已進入全方位發展的新階段,職業教育作為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突出,合作共贏的局面日益顯現,攜手構建理念共通、繁榮共享、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共識和自覺行動。翁鐵慧希望,中國—東盟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秉持“技術無國界”理念,用好用足中國—東盟職教聯展暨論壇這個平臺,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實現各國教育的互補協作、資源共享。她提出4點建議,一是互聯互通質量標準;二是共建共享優質資源;三是互學互簽發展模式;四是互融互通民族文化。
黃俊華指出,近年來,在教育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廣西立足自身特點,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多層次交流機制,著力加強與東盟國家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開創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新局面。對往后的相關工作,黃俊華提出3點倡議:一是希望與東盟各國進一步豐富拓展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等重要平臺的作用;二是希望與東盟各國一道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共同研究制定職業教育課程標準和行業企業技術標準;三是希望與東盟各國一道充分整合提升現有的人文交流合作平臺,啟動實施一批標志性人文合作項目。
據悉,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已分別在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舉辦了四屆,共有東盟各國20位政府部長、200余所高校的700多名外賓出席,簽署的合作協議超過100份。鑒于舉辦該項活動取得的成就,2017年,中國—東盟教育官員對話會上討論通過了《南寧宣言》,初步達成了構建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發展共同體共識,確定了聯展暨論壇往后每兩年在南寧舉辦一屆。
近年來,我區以“放眼世界、聚焦東盟”作為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促使職業教育規模大幅提升,全區職業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已達到103.2萬人,約占全國職業院校在校生總數的4%,探索出了一條邊境地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新路子。
(責編 莫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