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學華
摘 要:高中階段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但從全國范圍看,高中階段的教育還是存在發展不平衡、資源不足、經費短缺等問題。此外,在召開的中央扶貧會議上也強調:“治評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鑒于此,主要針對如何補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有效彌補高中階段教育短板,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高中階段;貧困地區;教育短板
在高中扶貧環節中,如何實現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是值得相關人員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強化貧困地區高中費用投入,推進貧困地區高中多元化辦學,組織社會公益活動,提升貧困地區高中師資力量這幾方面補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以下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進行介紹。
一、扶貧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主要是指幫助我們國家改善貧困地區生活和生存的規劃。我國的貧困線以是否達到溫飽為標準來確定。扶貧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1)近期、遠期的一個規劃和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將其實現;(2)幫助貧困戶從根源上擺脫貧困,走上致富道路;(3)共同為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開發提供有效的幫助。
二、如何精準扶貧高中階段教育短板
要想加快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實現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首先,應給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提供生活補助,以此消除貧困地區家長讓學生早早輟學打工的念頭;其次,可以根據教育扶貧中的學費減免與生活自主精準定位,進一步完善對貧困地區高中教育的資助,借此保證貧困地區家長對供自己孩子上學的信心,消除“讀書無用論”理念,實現我國貧困地區學生往社會正向流動;最后,相關部門應鼓勵貧困地區高中學生學習一些職業課程,促使其可以盡早掌握就業技能,以幫助那些年齡較大的(即將達到法定勞動年齡)而又對高中教育需求不強的貧困學生提高社會就業的基本能力。
三、補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策略
1.強化貧困地區高中費用投入
現階段,我國多數貧困地區沒有多少經費撥款標準,普遍都是依靠收費維持的,貧困地區高中的收費一般連煤氣費都不夠。因此,完善貧困地區高中教育經費是當前我國扶貧的重要問題之一。國家需要建立貧困地區高中學校的經費撥款制度,設立專項資金,以此保障貧困地區高中的運轉。詳細來說,可以從學校方面計算作為一個單位與其他學校同等承擔的費用,當然,還可以從班級層面計算課堂教學活動中產生的費用,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少粉筆、輔助設備的損耗等,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材料的消耗費用,進而強化貧困地區高中費用的投入,實現對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的扶貧規劃。
2.推進貧困地區高中多元化辦學
貧困地區除了國家的費用投入外,還應堅持《規劃綱要》中多元化辦學體制,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我國貧困地區高中階段的教育水平。總的來說,就是通過設立民辦高中學校,借此減輕貧困學校辦學難度,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如,貧困地區高中可以按照班級數量、功能用房、學生用水設施提供相關設備。
3.組織社會公益活動加大對貧困高中教育的短板
社會公益活動是指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通過開展貧困地區人文閱讀計劃,為貧困地區的學生提供一些優質的課外書籍,引導他們積極地開展閱讀,豐富他們的知識,增長見識,拓展眼界,并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價值觀、思維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據統計四川、貴州、甘肅等地向偏遠地區的高中生捐贈價值約30萬元的優質書籍,受益的貧困生約7萬人。
4.提升貧困地區高中師資力量
省扶貧辦負責人說,我省構建貧困地區教師補充長效機制,重點面向貧困地區鄉村學校本土化培養教師,鼓勵和引導免費師范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從教。完善貧困地區教師多渠道培訓體系,組織實施“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十三五”期間將貧困地區鄉村教師輪訓一遍。推動城鄉教師合理流動,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待遇。例如現階段我國多數師范教師畢業后紛紛自愿去貧困山區支教,這對我們高中階段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使貧困地區的高中學校得到好的師資團隊,還可以促使這些支教教師拓展他們的視野。
總之,補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摸索出新的經驗。與此同時,還應加強貧困地區高中學校的基礎設施、生活條件、交通條件和信息條件建設,從而讓貧困地區高中學校的師生在生活條件上無后顧之憂。唯有如此,才可以對貧困地區高中階段的教育短板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楊利春.補上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短板”[N].中國人口報,2016-06.
[2]汪明.補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短板[N].中國教育報,2015-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