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社會實踐在學生的培養中也越來越重要。社會實踐能否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成為提升大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通過對暑期社會實踐開展情況的簡單介紹,重點論述了高校社會實踐與信息安全專業相結合的研究現狀,探索信息安全專業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優勢,以及社會實踐與專業相結合的途徑,從而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社會實踐的成果。
關鍵詞:信息安全專業;社會實踐;“啟明星計劃”
一、“啟明星計劃”
“啟明星計劃”是2019年暑期在珙縣洛亥鎮初級中學開展的為期7天的實踐活動。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通過簡單的編程學習讓中學生初步接觸電腦編程及信息安全相關知識,鍛煉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提高中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
二、信息安全專業在社會實踐中的運用現狀研究
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力。開展社會實踐是學生發揮潛能,形成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縱觀高校社會實踐發展的二三十年,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征:首先,社會實踐內容單一,與學生專業毫無聯系。高校開展社會實踐的內容和模式大致相同,多數學校暑期社會實踐只是關注當下社會熱點話題,例如:支援西部教育和建設、紅色教育等,而這些主題大多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聯系不多,也起不到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的效果。社會實踐內容形式化,實踐活動缺乏針對性和專業性,實踐效果不盡人意,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社會實踐學生參與度低。其次,由于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不穩定性,導致活動無法連續深入開展,這樣不能使社會實踐與生活需求緊密結合,失去了社會實踐指導現實生活的作用。
三、社會實踐結合學生專業知識的優點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信息安全專業也成為當下頗受學生和家長青睞的專業之一,該專業主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發展素質為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藍橋杯”、“挑戰杯”等科技競賽,以賽促學,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能力;基于信息安全專業學生的優勢,通過開展計算機知識推廣、信息安全教育專題講座、編程語言學習等活動,提高中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將學生課堂所學信息安全專業知識用運于現實生活中。
四、社會實踐結合專業特色的有效途徑
(一)組建專業團隊
通過“啟明星計劃”的實踐,筆者認識到高校應充分利用本身優勢專業及資源建立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服務于社會的能力。院系在探索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特色相結合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團隊創造條件,其中“啟明星計劃”社會實踐服務隊團的實踐活動,不僅發現了社區居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為幫助當地居民解決實際問題,特別開展了針對少年兒童和老年人的“手機使用安全講座”,并為社區老年人制作了“預防網絡詐騙指南”手冊;針對少年兒童,通過時下最受歡迎的少兒編程課程,講解簡單的編程內容,讓孩子初步認識網絡安全,提高安全意識。
(二)加強專業指導教師的隊伍建設
高校教師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最佳指導人員,特別是專業教師的知識性和專業性,是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相結合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同時專業教師的科研能力也可以促進社會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有利于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要強化專業指導,加強專業指導教師的隊伍建設。
(三)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
高校想要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預期效果,就必須及時總結和采取有效的激勵政策。首先,利用信息安全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建立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微視頻、公眾號文章、微博推廣等多種形式展示實踐風采。其次,通過表彰鼓勵更多學生注重專業技術運用及創新,同時為提高專業指導教師指導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學校也應該有相應的激勵政策,從而引導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面向結果導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五、結語
社會實踐項目是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是培養高校大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全面發展我國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教師必須不斷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社會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同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與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 張國發,崔玉波,常賀,等.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結合探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2(3):42-44.
[3] 王文峰.基于專業背景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路徑探究[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27(4):126-127,143.
[4] 張開晃,余飛鴻,周娟娟.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探索[J].長沙大學學報,2012,26(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