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娟 趙紅 李倩 彭娟 蒲海寧
(寶雞高新人民醫院 陜西寶雞 721000)
引言:6S 管理也就是指使用現代化企業管理形式,經過對現場進行合理化、規范化管理,從而可以為人們營造一種清潔的環境,提升醫療工作人員工作習慣,最終可以提升人員整體品質。主要是作用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使得工作環境更加清潔。6S 管理法是使用比較廣泛的管理方法,在企業中比較適用,也可以使用字醫院中,對外在形象、內在素質以及綜合實力提升具有推動作用,也是現在醫院管理工作的基礎,主要目的在于不斷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能力,是醫院能夠長久性發展的基礎。6S 管理法主要是清潔、整理、安全以及素養等六方面基本內容。從2018年將此種方法使用在醫院中,并且采用分片分段責任制法,白晚班由不同護士負責,從根本上提升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便于6S 管理在病區內的有效完成,使得兩者相互配合,基于此,我院嘗試使用此種方案,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8~12月本院病區全體護士實施的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以及達標率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2019年6~10月本院病區全體護士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作為研究組,兩組之間可以完成合理對比,參加到兩個檢查組的所有護士以及總人數一般資料經過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本院病區內所有護士進行常規管理基礎知識進行培訓,以護理部門中的管理質量評分標準為依據,將參與活動的護士姓名全部記錄其中,結合實際情況指定評分標準,在每月月末對整個病區環境進行檢查和記錄,以實地考查形式進行評定,由兩位組長對病區護士檢查工作進行復查。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可以分為黑白班完成,白天可以一共可以分為六個責任組和一位主班護士進行,責任組可以分為責 1a、1b 和責2a、2b、2c 三個部分,具體可以劃分為不同區域,第一,主班負責護士站中段、換藥室無菌儲藏室主要工作。第二,作息時間是早八晚五,責1 和責2 護士對東西段進行管理。而治療室中早八晚四由責1 和責2 護士負責,四點到五點則由組長負責。并且兩位負責人員之間也要相互檢查。為避免檢查不到位現象發生,在未來日期工作中也要補充檢查,檢查工作結束后能夠形成定期反饋。
1.2.1 對照組:結合護理部門的相關標準數,對擬定的護理病房、辦公區域規范進行實施,規范辦公室內所有物品以及病房中物的擺放程度,規范陪護人員的物品擺放,以及病人輸液儀器的放置等,對餐板以及硬紙板進行及時檢查和收回工作,要求病人以及陪護人員能夠將清洗的衣物全部放置在晾衣室內,做好護士宣傳教育工作。
1.2.2 研究組:基礎執行要求后,還要使用分片分段責任法,對不同辦公區域進行清潔和整理,白晚班由不同護士管理。白天可以分為7 個責任組和一位主班護士完成工作,合理分工,如打掃病房物品定點放置,貼標識的工作內容,做好時間安排,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定期處理。
1.3 觀察指標 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實際完成的例數÷應該完成的例數)×100%,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達標例數÷檢查總例數)×100%。病區環境清潔達標例數的概念就是對病房、辦公區域進行檢查,辦公區域主要是治療室、換藥室、護士站等等,使得檢查標準能夠大于90 分,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t 值檢驗。計數資料則用[n(%)]表示,組件采用X2進行經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研究組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以及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之間進行對比,發現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
對照組環境清潔完成率為83.16%,研究組環境清潔完成率為97.1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
本院使用5 個月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在病區6S 管理中具有一定價值,可以達到清潔環境的效果,使得病區清潔達標率合格,不過依舊無法達到百分之百,所以不同區域護士要承擔相關責任,做好清潔工作,積極改善此種方法,提升環境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確保6S 管理的全面改革?;诖?,我院嘗試在病區環境中使用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并將所有護士作為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研究,根據檢查結果以及分數對對照組與的觀察組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由此可見,治療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總而言之,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在病區6S 管理中實施具有一定價值,可以改善環境,推動6S 管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