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義婷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云南大理 671000)
目前,我國肺結核疫情流行性較為廣泛,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其是通過呼吸道傳染引起[1]。鏈霉素、異煙肼濫用是耐藥性肺結核產生的主要原因,因其具有耐藥性,且臨床中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用藥選擇較為困難[2]。近年來,我州耐藥肺結核定點治療醫院將貝達喹啉用于耐藥肺結核中,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州耐藥肺結核定點治療醫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0 例耐藥肺結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之前半年確診為耐藥肺結核,結核分枝桿菌痰培養結果陽性或查痰涂片找抗酸桿菌,陽性≥1+,藥敏試驗存在超過1 種抗結合藥物耐藥,胸部X 線發現肺內缺失存在病灶且部分伴有空洞;排除對貝達喹啉過敏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其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范圍為23~73 歲,平均年齡為 52.9±4.3 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5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抑酸乙胺丁醇片250mg+氨基水楊酸異煙肼片300mg+丙硫異煙胺片200mg+吡嗪酰胺片200mg,每天3 次,觀察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加用貝達喹啉,最初2 周計量為400mg/次,1 次 /d,之后 22 周調整為 200mg/ 次,每周 3 次,用藥 24 周停止用藥,之后仍按照對照組用藥至96 周。
1.3 觀察指標(1)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隨訪1年,對比兩組治療后1個月、4 個月、8 個月、12 個月時的痰菌轉陰率;(2)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其中患者的X 線檢查發現病灶吸收干凈且空洞完全閉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痰培養結核桿菌陰性為顯效;患者的X 線檢查發現病灶無明顯變化,臨床癥狀好轉,痰培養結核桿菌轉陰或較前明顯下降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治療標準為無效;(3)對比兩組的治療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軟件對比本文數據,計數資料用n 或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對比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治療后 1 個月、4 個月、8 個月、12 個月時的痰菌轉陰率 觀察組治療后1 個月、4 個月、8 個月、12 個月時的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8.0%,對照組為64.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的治療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完成治療,觀察組的治療不良反應為28.0%,對照組為 20.0%,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

?
耐藥肺結核是在臨床上以原發性病變多見,具有治療費用高、治療療程長、治療效果差等特點,是結核病治療的難點之一[3]。我州耐藥肺結核定點治療醫院在常規基礎上加用了貝達喹啉,療效顯著。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后1 個月、4 個月、8 個月、12 個月時的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聯用貝達喹啉,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痰菌轉陰率,主要是由于貝達喹啉是近年來第一專門用來治療結核病的藥物,是一種二芳基喹啉類研究型化合物,其可與分支桿菌三磷酸腺苷進行特異性結合,從而使得ATP 耗竭,從而提高治療效果[4-5]。本研究兩組患者均完成治療,表明聯用貝達喹啉治療耐藥肺結核應用安全。
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所選病例較少,治療后隨訪時間較短,有待進一步擴大病例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行下一步深入分析。綜上所述,聯合應用貝達喹啉,可提高耐藥肺結核患者的痰菌轉陰率,提高治療效果,且應用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