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廣宏 宋平 談莉莉
(1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云山中心衛生院 甘肅秦安 741600 2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中心衛生院 甘肅秦安 741600)
前言 高血壓多發于中老年人群,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病分有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其中以原發性高血壓最為常見。該病以SBP≥140mmHg 或DBP≥90mmHg 為主要特征,并可引起心、腎等器官功能損害,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極大的關系[1]。臨床治療高血壓以西醫藥物控制血壓為主,但因該病治療要持續終身,長期服用西藥可能會使患者機體產生耐藥性。如今中醫藥物治療逐漸被廣大認可,為研究中藥與西藥聯合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效果,筆者從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中選出66 例,作上述藥物治療效果觀察,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出66 例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高血壓患者,根據患者入院奇偶時間將其分為中西藥組(n=33)、西藥組(n=33)。西藥組男女比例16:17;年齡 40~77 歲,平均 (58.50±6.13) 歲;體質指數(BMI)21~27kg/m2,平均(24.06±1.17)kg/m2。中西藥組男女例數之比為19:14;年齡 40~75 歲,平均(57.52±6.08)歲;BMI22-26kg/m2,平均(24.17±1.0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本次研究已通過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納入標準:根據西醫《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1年)相關標準確診為高血壓者;根據中醫《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衛生部2002年)相關診斷標準確診者;知情并已簽署協議書者;排除心臟、肝腎存在嚴重障礙,不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西藥組(常規西藥治療):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地奧集團成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45),口服,初始劑量20mg,1 次/d;而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增至40-60mg/次。中西藥組(西藥組的基礎上+天麻鉤藤飲)中藥藥劑組方:鉤藤、天麻、川牛膝均為15g,山梔子、夜交藤、杜仲、黃芩、益母草、桑寄生、朱茯神各10g,另生決明20g,用水煎至300mL,分早晚各一次用藥,1 劑/d。兩組均連續治療30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DBP、SBP、癥候積分變化。血壓:患者治療前后每周測1 次血壓,患者服藥期間晨期前、晚上20 點各測量1 次血壓,并作記錄。癥候積分:使用半定量計分法觀察治療前后癥狀變化,計分為0-6 分,癥狀分4 種(無、輕、中、重),每周記錄1 次[2]。療效判定標準:患者DBP 降低在10mmHg以上,血壓恢復正常范圍(或DBP 未正常,但下降在20mmHg 以上)視作顯效;DBP 下降在10mmHg 以下,但已恢復正常(或下降在10-20mmHg 之間,但未到正常范圍)則表示為有效;DBP 變化不符以上說明則為無效[3]。有效率等于顯效與有效的占比概率和。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的數據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分別代表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X2、t 檢驗。以P<0.05 表示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經表1 數據比較,中西藥組治療有效率高于西藥組,經軟件分析,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

?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DBP、SBP、癥候積分變化 兩組治療后的DBP、SBP、癥候積分均有降低,中西藥組的DBP、SBP、癥候積分降低幅度高于西藥組(P<0.05),見表2。

注:a:組內比較,P<0.05;b:治療后,組間相比,P<0.05。
中醫認為,高血壓屬“頭痛”、“眩暈”范疇,其病因風陽上擾,而引起陽氣內功、氣血逆亂、肝腎虧虛等表現。按中醫說法,腎屬水,肝屬木,腎水不足無法滋潤肝臟;陰不斂陽可致肝陽上亢,陰陽不和,下虛上實,從而引起眩暈癥狀。故治療高血壓,以平肝潛陽、滋補肝腎、活血通絡為主[4]。
本次使用的中醫藥劑天麻鉤藤飲就具有很好的療效。該藥劑中的天麻、鉤藤發揮主要作用,其可養血、育肝,鎮痛止痙,并可清熱平肝、補頭腦。生決明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夜交藤可祛風通絡、安神養心;朱茯神安神寧心、健脾和胃、利水滲濕;杜仲強勁筋骨、并有補腎之效;川牛膝可活絡補血與補肝;山梔子能清熱利濕、瀉火平心;桑寄生對肝腎皆有滋潤效果;益母草活血利水;黃芩可消肝經之熱。上述諸藥相和可調陰陽,鎮肝息風。在本次研究中,中西藥組治療有效率(90.91%)高于西藥組(69.70%);這說明,天麻鉤藤飲與西藥共同治療高血壓,兩種藥物各自藥效并不會相互抑制,其治療效果明顯。并且根據資料顯示,該藥劑與西藥共同治療高血壓,并不會有明顯副作用,且效果良好[5]。此外,兩組患者治療后的DBP、SBP、癥候積分較治療前均有降低,中西藥組的DBP、SBP、癥候積分均低于西藥組(P<0.05)。經過現代臨床醫學研究發現,天麻中的天麻素可抑制大腦興奮,并有調節其失衡效果。鉤藤與益母草皆可擴張血管,改善血管以及機體微循環,發揮出抗血栓效果。杜仲與決明可降低膽固醇的吸收能力,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因此,天麻鉤藤飲+西藥治療高血壓,對患者癥狀的改善與控制血壓水平均有促進作用。
綜上,天麻鉤藤飲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還可控制患者血壓水平,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