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 曾敏婕 張琪 嚴柳青
(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5)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一旦發病,會涉及身體多個系統器官,并具有起病迅速、變化較快等特點,不僅給患者帶來心理痛苦,也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并且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影響。為患者施以正確的治療并給予全面的護理,能夠提高治療的效果,并減少并發癥的威脅。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 名患者進行正確治療并在此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8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胃鏡、B 超等檢查確診,臨床上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便血、反復黑便,每次500~1200ml 不等,部分患者伴有貧血、四肢濕冷等癥狀。患者中,男性58 例,女性22 例,年齡在 42 至 76 歲,平均年齡為(54.5±3.5)歲。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0 例,通過對兩組病患年齡、臨床表現及出血原因等因素的比較,結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參照組的治療采用靜脈注射奧美拉唑的方式。為與參照組進行區別,實驗組的病患均采用靜脈泵注生長抑素的治療方式,將3 毫克的生長抑素與250 毫升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并以23ml/h 的速度持續泵注到患者體內,維持72 小時,根據病患的出血情況將藥量進行調整,在治療結束后給予患者精心的護理。
1.3 護理方法
1.3.1 病情觀察:在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治療后,先要對患者進行觀察,保證患者的腸外營養支持,使患者體內保持酸堿平衡的狀態,并在此基礎上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記錄其呼吸、脈搏及血壓情況,通過這些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注射速度。
1.3.2 心理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觀察的基礎上,還要配合一定的心理護理。如果患者出現不良的情緒,會對身體恢復造成一定的影響。
1.3.3 注射護理:護理人員必須在進行靜脈注射前對泵的性能進行全面的檢查,在藥物配置時要采用無菌操作,準確把握藥液的配置量,并將輸液管中的氣泡全部排除。在輸液過程中要對輸液管進行定時的檢查,確認沒有滲漏等現象。在每一次輸液完成后,及時更換輸液管。
1.4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止血成功率以及是否出現并發癥的情況進行比較。止血時間即患者從治療開始到停止出血的時間。住院時間即為患者從患病入院到康復出院的時間。止血成功率是指患者由噴射出血到停止出血的過程,從鏡下觀察可以發現上消化道呈清晰狀態,靜脈率變慢且逐漸有力,血壓呈穩定狀態,嘔血現象不再發生。并發癥是指治療后患者的其他器官受到牽連而感染其他疾病的現象。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 統計學數據包進行分析和整合,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得出P<0.05 的結果,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2.2 止血成功率與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的止血成功率(95.0%)明顯高于參照組(82.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5.0%)明顯低于參照組(17.5%),對比各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持續性靜脈泵注射生長抑素治療配合良好護理與靜脈滴注藥物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治療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止血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的發生等情況均好于參照組,這也能夠表明靜脈泵注生長抑素的方式對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明顯的療效,治療過程中配合良好的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