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菊
(貴州省凱里市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556000)
高血壓作為老年人基礎疾病,發病率較高,由于患者用藥依從性較低,導致患者治療控制率不高。分析得出,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若未能重視血管正確管理,可導致血壓控制率大大下降[1],可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導致患者發病后處于長時間管理狀態,因此,臨床上十分重視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合理管理,進行了相應研討及分析。本文收集臨床資料并綜合分析了4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過程中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的作用。
1.1 資料 從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40例,時間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均知情同意,參照隨機法對以上患者分組,20 例實驗組患者中,男女分別是10 例及10 例,年齡分布是65 歲至82 歲,中位年齡是66.6 歲;20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分別是11 例及9 例,年齡分布是66 歲至81 歲,中位年齡是66.5歲。將2 組患者入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納入20 例患者并展開常規隨訪:管理醫師應將疾病相關知識制定為閱讀手冊,為患者免費發放,加強患者對于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引導患者做好主動預防工作,告知患者治療必要性,引導患者了解藥物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在規定時間內復查。實驗組納入20 例患者并展開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在對照組常規隨訪基礎上,開展以下管理措施:管理醫師應告知患者定期測試高血壓,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測試儀器,告知患者測試血壓必不可少[2],每周需要測試一次,測試時機是服藥后或者清晨空腹時,測試之前,將膀胱排空,晚上測試血壓過程中,應采取坐位。管理醫師應統計患者每次測試血壓結果,了解患者服藥情況、飲食情況、睡眠質量、運動情況及精神狀態等,隨訪過程中,采用一對一模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做好患者相應指導工作,評價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對患者治療信心進行明顯增加。
1.3 效果分析 利用調查問卷統計2 組患者用藥依從性。
1.4 統計學分析 根據SPSS 20.0 軟件中相關計算方式對計量資料行t 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實驗組治療后用藥依從性明顯改善,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
高血壓屬于基礎疾病,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分析現狀及原因,是由于老年人體質較差導致,容易出現血壓波動,血壓控制力不高,因此,臨床應加強此類患者健康管理,應開展大量實驗,研討如何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如何改善本病患者預后。
對于患者來說,較為重視治療依從性,含義是在治療過程中行為符合臨床醫囑。分析得出,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多數患者對高血壓相關認知存在一定誤區,以為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或者血壓下降后,可停止用藥,部分患者認為長期服用藥物可導致上癮或者產生毒副作用。相關研究報道,多數高血壓患者不夠了解治療不依從導致的后果,不了解治療目的及意義[4],存在諸多認知誤區,導致患者失去藥物治療信心,不依從現象較為普遍,因此,臨床上提出了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效果較為理想。
健康管理方案在臨床上較為常用,社區醫師可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為患者制定健康恢復方案,包括藥物使用、飲食習慣、復查等,幫助患者充分認識及了解自身病情、發病原因、治療方式等,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臨床實踐證實,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開展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效果較為理想,可行性較高,可干預患者藥物使用、康復訓練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可對患者配合治療情況進行有效改善。在健康管理方案實施期間,社區醫師應加強患者健康宣教,利用口頭宣教、手冊講解等辦法,加深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及掌握,引導患者積極治療,促使患者護理依從性大大提高,尤其是用藥依從性,從而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另外,社區醫師應通過不斷學習及培訓,掌握新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生活質量、護理質量均進一步提高。
本組實驗結果:實驗組治療后用藥依從性明顯改善。實踐證實,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開展健康管理方案,在遵醫囑服藥、情緒穩定、規律作息、控制煙酒、飲食合理方面,可對患者依從性進行大大改善。
綜合以上得出,老年高血壓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過程中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的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