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萬霆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75320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相應提升了醫療技術與醫學服務水平的提升。頭孢菌素類藥物是臨床治療常應用的藥物,在應用過程中不斷擴大使用范圍。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服務對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現將此次研究報告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收治的33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齡25~78 歲,平均年齡為(50.4±5.2)歲;選取我院 2018年10月收治的 33 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患者 16 例,女性患者 17 例,年齡 23~76 歲,平均年齡為(49.7±4.5)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學服務,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沒有給予臨床藥學服務,只是分發藥品,沒有對患者服藥情況進行指導干預。研究組患者采用頭孢菌素類藥學服務干預,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全面分析和評估患者實際病情,采用實驗室細菌檢測方法,對患者藥物過敏情況進行分析。在開具抗生素藥物時,必須聯合患者感染癥狀,執行科學的用藥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注重審核和討論藥物處方。當發現患者用藥方案存在不合理問題時,應當及時進行干預處理,重新調整藥物處方。若患者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療,則必須明確患者藥物使用情況,并且針對抗生素治療不合理的患者,及時進行藥學教育與指導,以此降低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1]。第二,藥師應當與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在藥學服務中注重查找不合理因素,并且做好技術優化改進。對于醫師來說,應當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特別是針對抗生素使用,必須深入掌握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和以有效果。當患者使用單一藥物治療效果比較顯著時,則不能使用聯合治療方案。
1.3 指標觀察 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處方不合理情況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醫師和護理人員對患者服藥依從性進行評估。判斷標準如下:不依從標準:患者評估得分小于60 分;基本依從標準:患者評估得分在60 分~90 分;非常依從標準:患者評估得分大于90分。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以及藥疹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專業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數據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并且使用百分比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 在給予兩組患者不同干預措施后,對照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為63.64%(21/33),研究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為84.85%(28/33),兩組患者在服藥依從性上存在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用藥不合理情況 在對兩組患者用藥不合理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后,研究組患者在重復性用藥、藥物用法用量不當、藥物搭配不合理以及選藥不合理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
2.3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研究組患者中,有1 例出現蕁麻疹,有1 例出現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6%;對照組患者中,有3 例出現蕁麻疹,有2 例出現皮疹,有2 例出現藥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18%;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存在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盡管頭孢菌素類藥物作用顯著,但是藥物不合理應用問題也比較突出,不斷加強患者對細菌耐藥性水平,延長患者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使治療成本增加,嚴重浪費了醫療資源與社會資源。因此必須將臨床藥學服務應用到頭孢菌素類藥物中,以此確保患者可以安全合理地應用藥物,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頭孢菌素類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展開討論,給予患者藥學服務之后,研究組患者在服藥依從性、用藥不合理、不良反應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合理應用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服務,能夠促進臨床用藥合理性,建立良好的藥學治療環境,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