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楊升 王雯雯 白云怡 ●葉藍

經歷了數日的暴力和停課,香港中小學20日復課,受到破壞的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重開,理工大學的沖突雖然仍在持續,但已經有不少人“自首”。港媒20日評論稱,經過這次事件,希望學生和社會人士都能清醒過來,明白違法暴力思維和行動如何戕害學生并對社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傷害,痛定思痛、徹底離棄暴力,讓學生和社會都重新走上健康成長發展之路。
復課日交通受阻
全港中小學20日復課。據香港星島日報網報道,部分示威者在網上鼓動堵塞交通,導致20日早上港鐵等通勤設施混亂。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當日稱,20日有個別地區曾發生堵路事件,其中有部分學生參與,并可能因此違反法例。另外,網上流傳一段疑似香港家長投訴的電話錄音,稱土瓜灣的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強迫學生罷課,不允許家長接走子女。
香港“01”網注意到,曾被黑衣暴徒及部分學生“占領”并破壞的中大和港大也20日重開。中大表示即日起實施出入管理措施,大學教職員、學生及校友進入校園前必須出示“中大通”或校友圖書證等證明身份,否則須向保安人員登記資料,校方保留拒絕行人或司機進入校園的權力。港大20日也恢復大部分運作,但只開放給職員及學生,他們進入校內同樣需持有證件,否則需經西閘的檢查站進入。
警方在理大拘捕登記千人
至于備受關注的理工大學,據香港《星島日報》20日報道,截至19日晚,警方在理大及附近拘捕和登記約1100人,自愿離開者約800人,其中約300人是未成年人。據警方初步分析,自愿離開者中大部分不是理大學生。警方表示,暫時不會設自愿離開的最后期限,且不會進入校園。
《環球時報》記者20日進入香港理工大學,在校園內見到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媒體記者和清潔工。學校破壞情況嚴重,諸多設施被砸或被噴上激進標語。
記者同時還看到大量未使用的燃燒瓶、頭盔、護目鏡、水和食物等物料,還有兩架暴徒自制的投石機或大型彈弓。當天在理大附近一些街道路口,有2至4名防暴警察看守。如果有行人通過,警察會查驗證件并詢問過往目的,必要時也會查看包內物品。
中午,多名中學校長及浸會大學教職員再到校園,嘗試接觸留守學生。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稱,行動的立場沒有改變,任何18歲以下的人如果仍在理工大學內,只需要將自己交給警方處理;警方登記其資料后,他不會被拘捕,且警方在調查之后才會跟進其案件。至于18歲以上的人士,警方會以暴動罪拘捕他,調查后按實際情況處理個案。20日,涉及理工大學示威事件的12男3女在觀塘裁判法院接受應訊。他們的年齡介于16歲至45歲,其中包括6名學生。
各界譴責某些高校成暴力基地
香港各界對近日校內暴力活動提出嚴厲譴責。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稱,在暴力活動持續的情況下,大學管理層一直未能對學生給出清晰指引,導致一些人被暴徒蠱惑,學校成為暴徒的聚集地,最終一發不可收拾。他說,雖然此前停課,但老師更應堅守崗位、密切關注學生動向,避免釀成悲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稱,經過這次事件,教育機構應反思校園教育存在的漏洞和問題,把加強學生的國家民族身份認同感落到實處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香港、國家、世界是一個共同體,我們的同學應當從心底燃起對國家、對民族的自豪感,這離不開對中華文化和現實國情有全面客觀的認識”。
有高校校友也表達了憂慮。中文大學崇基書院校友發起聯署稱,“歷代前賢開山辟地、篳路藍縷建立的錚錚校譽,數十屆20多萬校友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奮斗打拼得來的‘中大名牌,盡毀于汽油彈下”。1493名中大內地研究生聯名發表文章稱,“港人本是華夏同胞,學校本該是一片凈土……凡有血有肉、有道德底線之人,無不對此等暴徒切齒痛恨”,并列舉學??v容暴徒的“十大罪狀”。
“修例風波”同時也嚴重影響了香港學生的升學。英國劍橋大學宣布,決定取消今年原定于11月29日及30日舉行的香港區面試,直到另行通知。相關數據顯示,香港2012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有461人報考劍橋大學,被錄取的學生平均每年有76人。
《星島日報》20日發表社論稱,暴力分子連日來軟硬兼施招攬學生加入破壞行動,有計劃地制造和散播虛幻的“革命理想及仇恨”,激進分子動之以“手足之情”,灌輸所謂“義氣思想”,令學生漸失理智。但從理大校園近日發生的搶奪食物事件以及部分黑衣人的外逃,“可見所謂手足情義隨時煙消云散”。文章稱,一些政客和組織滿口“正義”,對青少年參與暴力行為不但不反對、不割席,還予以肯定甚至美化,縱容、鼓勵、推動更多青少年走上暴力破壞的前線,令他們面對傷亡和被捕的厄運,“這些臺前幕后的人和組織,要為學生這幾天經歷的悲慘遭遇以及將來可能付出的法律代價,負上最大責任”?!?/p>
環球時報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