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煥敏
中圖分類號:F812.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143-02
摘 要 想要確保社會保障體系運行的穩定性,必須要對社保基金預決算進行有效的管理。本文通過對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是從社保基金預算問題和決算問題著手,提出解決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問題的建議,希望對強化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的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 社保基金 預決算管理 社會保障體系
社保基金管理是指國家為了對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進行保障,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保險基金籌集和增值的過程。社保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保基金預算、社保基金決算、社保基金收入管理、社保基金支出管理、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社保基金監管和運營管理等。對社保基金預決算進行管理,有利于保障社保基金應用的合理性。因此,對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社保基金預算指標不明確
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預算是實現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式。其中所涉及到的預算要素包括三種:一是收入項目;二是支出項目;三是平衡區間。雖然對政府補貼進行了歸類,但對于政府補貼標準和辦法卻沒有進行明確。在支出項目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表現為缺少支付標準,致使不同地區的預算口徑存在明顯的差異。
(二)尚未建立社保基金預決算機制
對社保基金的籌集和使用進行預算方面的管理,有利于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充分發揮,繼而實現對社保基金的有效監管,確保社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從而增加社保基金的效益,促進社保保障體系的平穩運行。而社保基金的決算,則是對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的總結,是保障社會基金預算執行效果的重要舉措,通過社保基金決算方案的編制,對社保基金全年收支情況進行充分的反映,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決算方案,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并找出財務和預算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并提高預算執行的力度,為相關決策的制定創造有利的條件。但由于社會保險基金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多個部門的影響,且這些部門互相獨立,各不干涉,致使社保基金運行管理責任無法落實和明確,如果有利可圖,那么眾多部門就各不相讓,如果無利可圖,那么各個部門就默不作聲,繼而形成一種十分復雜的局面,社保基預決算機制也無法建立,即使按照國家出臺的有關意見進行預算編制,也會因為各個部門之間不協調的關系,無法掌握全面且準確的信息,而不能構建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的社保基金預決算機制。
(三)預決算編制數據準確性較低
社保基金預決算編制雖然會以政府出臺的管理辦法作為依據,但是在實際編制過程中,編制質量會受到基礎數據的影響,再加上涉及主體較多,很難對預決算編制數據的準確性進行考量和保證,所得到的預決算,也無法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社保基金預算存在重編制輕執行的情況
社保基金預算是我國財政資金預算的重要工作內容,應該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管理和控制,但從實際情況上看,我國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不容樂觀。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保基金監管體制的不完善。從現行規定上看,我國現行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計部門和財務部門對社保基金進行監管。但這三個部門都由政府管轄,由于受到信息缺失問題的影響,這些部門很難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管。此外,監管機制的缺失,還會導致社保基金被挪用情況的發生,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五)社保積極預算調整嚴肅性差
在社保基金預算和決算管理工作之中,財政部門對于社保工作的考核結果尤為關注,為了得到優秀的考核結果,部分地區的財政部門會在決算工作上做手腳,隨意對決算編制進行調整,將任務與結果畫上了等號,最終導致決算編制數據失真,無法成為監督和考核的依據。
(六)社保征繳難度較大
當下,在我國參加社會保障制度的群體主要包括: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集體企業等一些單位和個人。但是仍然有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和職工對于社會保險的認知過于片面,認為參加社會保險是為企業、為員工增加負擔。這部分人群過于在意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參加社會保險,這也使得社會保障制度在這些企業中施行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國有企業中存在欠繳社保費用或是社保繳納困難的現象。還有一些經濟效益好、處于快速發展中的企業認為自身經濟私利雄厚,前景廣闊,并不存在員工失業或是下崗等情況,所以根本沒必要花費多余的資金來參加社會保險,認為參加社會保險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支出和負擔。此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中存在社保繳納困難的現象。因為事業單位的財政政策中并未將失業保險和養老保險費用加入預算之中,導致事業單位為了縮減開支而少交甚至是不交社會保險。
二、解決社保預決算管理問題的建議
(一)確定基金預算的編報標準
社保基金中的養老保險與其他類型的保險相比,存在積累性的特點,養老保險對預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老保險基金預算需要存在結余,如果沒有結余,則證明基金管理存在問題。為此,應該確保社保基金預算編制應遵循以支定收的原則。首先,對保險基金涉及的三方面要素進規范,以此為社保基金預算編制提供有效的依據。其次,還要了解政府對社保的不斷投入,且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與此同時,還要對上級財政對下級社保事業的投入進行公開,從而實現社保基金預決算編制的合理性、透明性和公開性。
(二)社保經辦機構整合,簡化社保基金運轉環節
社保基金管理機構分散是導致我國尚未建立完整的社保基金預決算管理機制和預警機制的主要原因,由于管理機構分散,涉及主體較多,造成了大家都想管,或者都不想管的尷尬局面,就如同現行的五保合一模式一樣。在辦理到享受社保基金的這個過程里,涉及的部門主體眾多,有的負責簡單的登記和申報,有的負責費用征收,有的負責支付保險等等,可以說,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事項。這種社保基金的運轉機制,不僅效率低下,社保基金管理效果也極為有限,很難以其為基礎,建立社保基金預決算機制。基于此,筆者建議應該對社保經辦機構進行優化和整合,并使社保基金運轉環節得到精簡,最好由一個部門負責全部的環節,如果無法實現,那么應指定財政部門和地稅部門負責,由財政部門負責監管基金,而地稅部門則負責征收費用,然后將其他零散的工作歸納到一起,專門成立一個部門進行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基金的運行效率,還能節省政府部門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有利于社保基金主管部門樹立責任意識,加強對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管。只有這樣,才能為社保基金預決算機制的形成,創造有利的條件。社保基金預決算機制形成后,才能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規范性,社保基金決算工作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