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維林
農村黨支部的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近3年來,中組部連續召開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分別列出7項、9項、5項重點任務,省市組織部門作了進一步的細化落實。這些任務大多是當前基層黨建的工作短板,實踐證明,如果不去抓、不真抓,固本強基就是一句空話;如果抓實了、抓到位,短板就會變成長板,成為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杠桿”。
對于農村支部而言,當前就是要抓好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兩項重任。這幾年,雖然在“兩促”上做了不少事情,也取得了不小成果,但短板尚未補足、長板依舊不長,有駐村蹲點調研回來的同志感嘆,有些貧困戶是真可憐,有些污染是真驚心,有些村民是真麻木,這些極大地降低了農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阻礙了美麗鄉村夢的順利實現。農村黨組織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實施鄉村振興黨建攻堅行動,為農村注入振興活力。
打贏“經濟空殼村”消滅戰。以江都區為例,全區村及涉農社區2017年平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74萬元,但平均數之下難掩局部落后的情況,有不少村只有轉移支付收入,村級運轉經費靠“補”、公益事業發展靠“捐”、基礎設施建設靠“要”,基本沒有造血功能,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現階段,就是以幫助發展物業經濟、鼓勵村支部領辦土地合作社為主要手段,以消滅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為重點,徹底掃除鄉村振興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打贏“美麗鄉村”保衛戰。農村的污染治不好、違建管不好,村級組織有很大責任。定期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263”專項行動為契機,以網格化治理為載體,認真抓實農村污染治理、違建清除以及潔化、綠化、亮化工作,有效提升村莊環境整治達標率,讓青山綠水處處在、美麗鄉村不落空。
打贏“文明鄉風”守護戰。鄉村振興,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如何。加強黨建文化陣地建設,以紅色文化、黨員模范、好人典型等為主要內容,加強黨建文化陣地建設,建設黨建主題公園、黨建文化廣場、黨建文化墻等,通過宣傳、選樹、評比、表彰等方式以文化人,引領文明鄉風。